阜新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3 阜新市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业发展平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4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3亿元,同比下降19.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6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8%;竣工面积6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商品房销售额为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投资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农村完成投资26.0亿元,增长33.2%。按产业分(不含农户个人投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9.8亿元,增长4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1亿元,增长24.6%。

图3  2002-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8年一批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计划总投资超亿元的在建项目45个,其中:华能阜新风电场二期(阜北)工程、阜新市新邱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新发(街基)小区、阜新申华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曲家沟风力发电场新建工程、阜新联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马鬃山风力发电场新建工程、阜新市引白工作办公室的引白水源工程、彰武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华能阜新风电场一期(高山子)工程、辽宁省阜新市天石纸业有限公司的综合利用粉煤灰造纸项目、阜新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的旱河南棚户区回迁小区、阜新鼎鑫公司棚户区改造办公室高德小区、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年产铸铁12万吨项目、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年产钢铁铸件30万吨项目、辽宁太克液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铸钢铸铁项目等13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超亿元,累计完成34.6亿元。

六、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市场日益活跃。阜新大商进入国内同行业百强,新天地广场开业运营,知名品牌兴隆大家庭落户时代广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新突破。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7.36亿元,增长21.9%;县消费品零售额7.46亿元,增长23.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25亿元,增长2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8亿元,增长25.7%。

图4  2002-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111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出口总额10534万美元,增长16.2%;进口总额628万美元,下降36.7%。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51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4.9%。新签外资项目合同数19个,比上年增长5.6%,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6212万美元,增长130.7%。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生产有所提高。全年阜新地区境内铁路货运量1378.2万吨,比上年增长6.7%;客运量134.6万人次,下降12.4%。公路货运量1278万吨,增长1.8%,公路货运周转量135366万吨公里,增长6.9%;客运量1164万人次,增长5.0%,客运周转量102734万人公里,增长43.0%。

邮电通讯事业有所发展,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86亿元,增长2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71亿元,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16.15亿元,增长22.3%。完成函件144.9万件,比上年增长50.9%,特快专递20万件,增长25.0%。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7.3万户,下降7.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2.9万户,其中,本年新增移动电话1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2.6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万户。

旅游市场日益繁荣。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完工。瑞应寺等景区功能日趋完善。敖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8.4万人,增长52.2%;国内旅游收入18.5亿元,增长52.7%。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10050人,增长88.1%。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8.78亿元,增长52.7%。截止2008年末全市有星级宾馆10家,旅行社39家。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08年,市场物价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曾一度冲高,涨幅最高月份达8.4%,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加强,以及对价格监管和市场规范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供需逐渐平衡,下半年开始,价格涨幅逐渐回落。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4.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2.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2.4%;衣着类下降3.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9%。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9.2%。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国税、地税总收入3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1亿元,增长6.0%;用于公共安全支出3.56亿元,增长23.2%;教育支出6.97亿元,增长1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4亿元,增长12.6%。

图5 2002-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5.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6.8亿元,增加9.8亿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34.4亿元,增加52.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6.0亿元,增加15.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5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现金支出10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累计现金净投放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85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财产险收入1.9亿元,增长11.7%;寿险收入7.95亿元,增长66.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总额1.54亿元,其中,财产险支付1.18亿元,人寿险支付0.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