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营口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03亿元,增长9.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195.45亿元,增长29.1%,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8.9%;第三产业增加值144.46亿元,增长13.9%,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6.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51.3:37.9。人均生产总值1654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业产值26.46亿元,增长11.2%;林业产值1.16亿元,增长2.4%;牧业产值20.97亿元,增长15.1%;渔业产值22.9亿元,增长10.19%。

种植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200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38.7万亩,比上年增长6.6%。全年粮食总产量13.5亿斤,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水稻8亿斤,增长17.6%;玉米5亿斤,增长8.7%;高粱0.2亿斤,下降50.0%。在经济作物中,蔬菜69.03万吨,增长19.7%;油料产量623吨,下降20.6%。全年水果产量48.39万吨,增长3.8%。其中,苹果产量20.34万吨,增长3.3%。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15公顷,新封山育林4200公顷,新增育苗面积9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754公顷。

畜牧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15.18万吨,比上年增长21.4%;禽蛋产量10.54万吨,比上年增长34.1%;奶类产量1.24万吨,比上年增长12.7%。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达42146公顷,水产品产量37.51万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9.3万吨,增长4.7%;淡水产品产量8.21万吨,增长22.7%。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3.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5.35万吨,比上年增长9.0%。农用塑膜使用量5555吨,比上年增长30.8%。农林牧渔业用电9798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4126万千瓦时。

全年新增灌溉面积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1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8.7万亩,完成灌溉工程262项,新修堤防19.5公里,加固堤防99公里。

三、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157.95亿元,增长35.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增长10.5%;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5.27亿元,增长41.0%;股份制合作工业完成增加值0.3亿元,增长61.1%;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78.20亿元,增长3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45.70亿元,增长36.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0.64亿元,增长20.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7.31亿元,增长4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39.31亿元,增长12.6%;私营工业完成增加值49.13亿元,增长53.1%。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40.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14.35亿元,增长10.6%;集体工业完成总产值54.41亿元,增长42.9%;股份合作制工业完成总产值1.18亿元,增长62.5%;股份制工业完成总产值255.96亿元,增长4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总产值164.91亿元,增长36.7%。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56.09亿元,增长26.1%;重工业完成总产值384.86亿元,增长47.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总产值105.83亿元,增长18.2%;私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8.46亿元,增长54.9%。市及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31.90亿元,增长25.8%;县区及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409.04亿元,增长45.9%。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销售产值5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出口交货值100.79亿元,增长33.6%。

各行业生产全面增长。非金属矿及其制品业完成总产值95.07亿元,增长51.9%;食品饮料及烟草业完成总产值43.37亿元,增长10.8%;造纸印刷文体用品业完成总产值7.92亿元,增长9.0%;纺织及服装工业完成总产值71.57亿元,增长28.6%;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00.06亿元,增长41.3%;石油及化学制品业完成总产值53.45亿元,增长76.8%;机械及金属制品业完成总产值75.11亿元,增长38.8%;建材业完成总产值8.80亿元,增长74.4%;电子电器及仪表业完成总产值2.85亿元,增长49.7%;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总产值22.24亿元,增长19.9%。

产销衔接水平基本平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06%,比上年降低0.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8.91%,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97.72%,比上年下降0.8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实现利税总额4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利润总额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0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3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58户,亏损面17.5%,比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资产合计453.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09个,完成施工产值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竣工产值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实现利润总额13708万元,比上年增长39.1%。

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全年完成投资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8.3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占开发投资总额的86.0%。商业用房投资完成4.0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8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9.0万平方米,增长34.8%,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新开工面积31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1%。住宅新开工面积283.3万平方米,增长70.4%。全年房屋竣工面积21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84.4万平方米,增长16.2%。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3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住宅118.5万平方米,增长23.2%。商品房销售额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住宅17.41亿元,增长39.3%。全市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59.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27.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7.9平方米。商业用房空置面积27.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3.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