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招商引资年”的带动下,项目建设成果显著,施工项目个数增多。2004年城镇以上施工项目52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增长5.6%。其中,新开工项目45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7个,增长8.8%。在城镇项目中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09个,比上年增加54个,增长15.2%。 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全年完成投资23.69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9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9%。其中,住宅166.3万平方米,增长52.4%。房屋竣工面积18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6%。其中,住宅158.7万平方米,增长73.4%。商品房销售面积10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住宅96.2万平方米,增长25.9%。商品房销售额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住宅12.50亿元,增长34.9%。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国内贸易和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98亿元,增长17.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3.39亿元,增长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比上年下降26.5%;集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4.1亿元,比上年下降30.9%;私营及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分行业看,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他行业零售额0.04亿元,比上年下降40.1%。 市场价格有所上升。全年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1.3%,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3.5%。在消费品价格中,食品类上涨9.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3%,衣着类下降5.1%,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0%,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5%,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0%,居住类上涨2.7%。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年”效果显著。全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3.4亿元,比上年增长9.8%。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1.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出口额7.82亿美元,增长34.8%;进口总额3.97亿美元,增长36.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85亿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全年新签合同151项,合同外资金额7.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33亿美元,增长34.2%。全年外派劳务人员2410人,比上年增长25.8%,年末在外劳务人员总数5252人,比上年增长18.9%。 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6400人,比上年增长18.8%;旅游外汇收入6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2%。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19747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4%;完成客运周转量900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6%。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77万吨,比上年增长49.1%。其中,集装箱运输完成58.3万标箱,增长45%。完成水运货运量161万吨,比上年增长126.8%。完成市内公交汽车客运量4235万人,比上年增长16.4%。交通运输设施环境不断改善,公路建设与养护不断加强。全市年末公路总里程2203公里,全部为等级化公路。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2亿元,增长10.9%;电信业务总量14.78亿元,增长13.7%。全市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82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33.2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24.9部。全市互联网用户达13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进一步增长,支出结构更趋合理。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9亿元,增长26.8%。其中,增值税收入1.70亿元,增长29.6%;营业税收入3.24亿元,增长16.9%;企业所得税收入0.7亿元,增长15.3%;个人所得税收入0.52亿元,增长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社保支出占比重最大,全年支出额为8.10亿元,增长26.3%;农林水利支出1.13亿元,增长27.5%;教育支出4.68亿元,增长36.3%;科技支出2276万元,增长23.4%;城市维护费支出2.42亿元,增长9.5%。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0.72亿元,比年初增加5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4.22亿元,比年初增加34.66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4.69亿元,比年初增加3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1.96亿元,比年初增加4.06亿元,增长3.2%;短期贷款181.43亿元,比年初增加16.21亿元,增长6.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现金支出129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35.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6.12亿元。 保险业机构不断增多,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各保险机构共承保保险金额746.80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净增保费5656万元。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64亿元,增长14.6%,净增保费2098万元;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89亿元,增长6.4%,净增保费3558万元。产寿险公司共支付赔给付款金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金额9979万元,增长0.1%;寿险公司支付期满给付和赔款金额1.01亿元,增长44.2%。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各项事业 科技事业快步发展。全年共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2项。其中,应用开发研究计划3项;科技攻关计划7项;科技产业化计划13项;创新条件与能力建设计划9项。全年30个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产值53亿元,利税6.5亿元。全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41项,新技术11项。全年签定各类科技项目协作合同及意向60个,申报专利501项。全年获科学技术奖36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市科学技术奖30项。全年共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有29个项目列入省级科技计划。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到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851所(含幼儿园),在校生36万人,教职员工2.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万人。普通高中实际招生15492人,比上年扩招15.3%。普通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284人,比上年增长30.6%。全市进一步撤并了78所中、小学校。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又有熊岳高中、大石桥第二高中晋升为省示范高中。高考取得显著成绩,全市考入专科以上院校9724人,有1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有1506人升入本、专科院校。投入资金475.2万元,资助1.62万名中小学贫困学生,使他们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高中成立“宏志班”,使561名“宏志生”能考入高中就读,减免费用280万元。全市投资2513万元,改造了中小学危房3.2万平方米,改造学校48所,新建校舍6.2万平方米,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