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2 锦州市统计局

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节目共9套,其中市级4套,县级5套,广播综合覆盖率99.23%。电视节目共10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7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8.87%。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95170户。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居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7个,全市共有床位10901张;卫生技术人员11923人,其中执业医生3924人,注册护士3782人。全市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621人。妇幼保健机构8个,床位191张,卫生技术人员395人。农村乡镇卫生院80个(其中经营状况处于维持以上的乡镇卫生院46个),床位1304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省十运会2005年度的比赛中,我市共参加21个项目,获金、银、铜牌分别为58枚、62枚、50枚,奖牌总数170枚,获团体总分2281分。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开展了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第十九届中国奥委会纪念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在中老年体育方面,举办市级比赛20多次,组队参加全国、省级比赛10多项次,获金牌13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积极扩大体育彩票销售,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500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完成了士英街排水改造工程和女儿河4公里截流干管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成。图书馆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全年道路施工规模33公里,新增5公里,道路面积施工规模74万平方米,新增16万平方米。全市道路总面积达713万平方米,道路长度达416公里。

2005年,全市水厂日综合生产能力达82.6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696公里,全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市人工煤气供气总量达562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18415吨。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2019万平方米。全市拥有营运公共电、汽车506辆,运营线路网长度210公里。

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全市园林绿地面积267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5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82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72%。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加强。全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指标达标率上升到71.43%以上。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526,同比下降了0.51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1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6.8%,达标率上升到86.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海洋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岸海域功能区达标率为62.5%。加强了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已建立4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全年工业污染源治理完成项目14个,总投资4113.2万元。工业用水重复率为9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工业废气烟尘排放达标率99.8%,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9.8%,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95.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08.3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87.5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16.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7.9%。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61‰;人口死亡率为5.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9‰,比上年增长1.4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7%。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2.2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消费性支出7203.2元,增长12.5%,城市家庭恩格尔系数39%。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增长9.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55.1元,增长29.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2.9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9平方米,增长1.1%。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全市城镇单位职工人数34.4万人,职工工资总额36.1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0530元,比去年增长14.0%。

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110、119、122“三台合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治安防空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打击刑事犯罪绩效考核全省名列第一。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末实现就业总人数9.3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实现再就业6.9万人,增长10%。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1.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38.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42.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员19.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员8.1万人。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低保对象70416人,比2004年净增1915人,发放低保金额7626.5万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45025人,发放低保金额1934.3万元。城镇社会福利机构4家,床位510张,共收养373人次。农村敬老院82所,床位4000张,收养4000人次。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公报中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