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2 鞍山市统计局

大项目个数和投资额较上年有大幅增加。2004年,城镇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和农村)有73个,比上年多18个,完成投资额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占城镇投资比重为70.8%。其中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40个,比上年多8个,完成投资94.6亿元,增长35%,占城镇投资比重为62.7%。

建筑业全年完成增加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建筑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全员劳动生产率100238元/人,比上年增长83.8%。实现利税总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93.9%。

六、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9亿元,增长11.4%。

非公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幅比上年高出1个百分点,占全市零售总额比重已达90.4%。其中,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40亿元,增长27.5%;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23.8亿元,增长17.7%。

餐饮消费增幅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年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6.1个百分点。

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汽车销售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以居民为主的汽车零售额2.9亿元,增长86.4%。石油及制品实现零售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51%。文化办公用品实现零售额316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

大型连锁店和超市优势突出。“天兴百盛”、“新一佳”、“国美电器”、“鸿伟超市”和“百世特”五家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36.4%。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合同直接利用外资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增长38.2%。其中,制造业直接利用外资1.2亿美元,占全部直接利用外资的59.6%;房地产业直接利用外资0.7亿美元,占全部直接利用外资的3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个,完成投资1.4亿美元,占全部直接利用外资的69%。

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2004年,全市外贸在钢材出口的强劲推动下,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完成外贸出口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创历史新高。其中对美、韩、欧盟、日本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达到8.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美国取代韩国成为我市出口的主要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继续扩大,全年完成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

旅游业发展态势强劲。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国内旅游收入46.9亿元,增长24%。接待海外旅游者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旅游创汇4216万美元,增长31%。

八、金融与保险业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2004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6.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6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3.96亿元,比年初增加53.39亿元;储蓄存款余额533.66亿元,比年初增加49.5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2.27亿元,比年初增加64.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2.04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9.2亿元,比年初增加65.16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9.49亿元,比年初减少14.16亿元。累计现金收入243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现金支出2397.03亿元,增长26.1%。累计回笼货币36.96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寿险保费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48.5%;赔付及给付金额1.5亿元,增长14.6%。财产险保费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赔款2亿元,增长9.5%。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扩建城市道路面积9.1万平方米,新扩建道路长度4千米,新增人行道面积4万平方米,新建排水管渠7千米,大修柏油路10.2万平方米。全年共栽植乔灌木55.17万株,栽草坪15.67万平方米,栽植花卉35.6万株,城市绿化栽大树1万棵。新增绿地面积10.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77%。建设城镇住宅100.1万平方米,改造居民小区52个。完成了兴盛路、深营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建设。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计比上年平均减少2%,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4万吨,比上年减少0.03万吨;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6.9万吨,烟尘排放量4.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粉尘排放量8.3万吨,比上年减少0.1万吨;全年70.4%的天数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功能区噪音基本达标。

十、教育与科技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04年,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本专科招生7564人,比上年增加1791人,在校生20985人,比上年增加2139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招生3742人,比上年增加161人,在校生8599人,比上年增加192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504人,比上年减少1282人,在校生10848人,比上年减少1856人。技工学校招生2822人,比上年增加702人,在校生5342人,比上年增加1347人。普通高中37所,招生18780人,比上年增加2008人,在校生49710人,比上年增加5154人。普通初中141所,招生42289人,比上年减少1900人,在校生145249人,比上年减少8697人。普通小学889所,招生36263人,比上年减少1379人,在校生226813人,比上年减少7085人。幼儿园802所,在园幼儿63730人,入园人数34093人。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7家。全年完成科技成果8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的2项,国际先进的11项,国内领先的33项,国内先进的36项。应用于农、林、牧、渔业3项,采掘业3项,制造业40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项,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2项,社会服务业1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3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6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40项,成交金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0.56%;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10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