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2 大连市统计局

居民消费:轿车、家居和通信类商品持续旺销。全年汽车零售4万辆,比上年增长13.3%。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主要消费品零售量中,移动电话34.8万部,增长19.9%;摄像机1.2万台,增长1倍;数码照相机3万台,增长2.5倍;家用空调器4.3万台,增长8.1%;微型计算机6.2万台,增长29%(见表五)。

表五 主要消费品零售量

商贸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改造了高尔基路咖啡一条街、经典生活休闲区等7条特色商业街。新增大型商业设施11个,其中品牌专业店6个,综合超市1个,现代批发商城1个,现代百货店3个。新增连锁店 281个,年销售额234亿元。新设放心食品柜台115个、地产优质农副产品专柜(专区)72个。实施“千村百镇”市场工程,改造建设新型业态农家店、农资店614个。世界500强的美国星巴克、英国百安居将中国东北区总部设在大连,大洋百货将中国区总部设在大连。

九、金    融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63家,其中银行32家,保险公司22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商品交易所及经纪公司7家。金融资产总计4670亿元,金融从业人员4万余人。

银行: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3451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亿元,增长15.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665.6亿元,比年初增加212.3亿元,增长14.6%。本外币贷款余额2555.2亿元,比年初增加383.4亿元,增长16.7%。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50场,办理外汇交易5245笔;成交金额折合18.7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

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3亿元,增长11.9%;人身险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8.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3.94亿元,增长12.4%,其中财产险9亿元,人身险4.94亿元。全市保险深度(即保费额占GDP比重)为2.7%,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额)为1018元/人。日本财产保险公司首批获准升格为法人公司,其中国区总部设在大连,是迄今为止我国批设的两家外资法人保险公司之一。

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实现期货合约成交量1.98亿手,比上年增长13%,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61%;成交额4.7万亿元,下降7%,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额的35%。大豆期货交易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大连商品交易所共有会员单位194家,全年缴纳税金0.6亿元。

证券:辖区证券市场客户资产总计103.3亿元,其中客户交易结算资金18.3亿元;托管股份总市值85亿元;累计开户50万户,实现证券交易额731亿元。大连傅氏双金属在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

十、科技  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0亿元,增长24.7%。新组建数控系统、光电子等10个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洋科技研制成功两个品种中高档数控系统样机,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共同开发32轴五联动高档数控系统。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心肌肽素”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投入批量生产。

科技成果: 首次设立大连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科学技术功勋奖。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2项,其中国家级110项。有15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水稻“连粳2号”等9个品种成功搭载神舟六号,填补了辽宁省太空育种空白;“中华06”轻型吊轨磁悬浮技术验证车试车成功,燃料电池示范车试运行。新建科技孵化器及二次孵化基地6个,在孵企业达到1800家。中科院科技创新园落户大连。组建成立大连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共同建立创新孵化融资平台。

专利和技术合同:全年专利申请5573件,比上年增长27.3%;专利授权1471件,增长34.2%。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360项,增长21.8%;技术交易额17.75亿元,增长18.2%。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世界轮椅基金会主 席贝林 先生捐赠的价值1000万美元非洲野生动物标本已经到位;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大连科技人才海外培训基地;“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质量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年内对19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82.5%。对3321家企业、5896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83%。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564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16万元;端掉制假窝点26个;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5万元。

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50项,累计采标2670项。制定地方农业标准技术规范10项;建立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20家。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4万余户,办理条码系统成员560户。计量器具受检32.2万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9.1万台(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查,共检查电梯8788部、锅炉3481台、压力容器2875台、起重机械5019台、厂内机动车7066台等。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截至年末,本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达到8个,137种产品获得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继续保持了中国名牌数量和辽宁名牌数量在全省各市的领先地位。另有8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本市的国家免检产品数量已达到14个。大连海参、大连鲍鱼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珍奥”、“獐子岛”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中“獐子岛”是海产品中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教  育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初中入学率为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普通高中在校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8.5%;高考录取率为86.8%,其中本科院校录取率54.1%。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5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6万人,增长6.5%;职业高中(职业中专)3.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技工学校在校生3.8万人,增长15.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8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 在连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含高职)在校生18.2万人,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含高职)2.4万人,增长5.9%;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4.2万人,增长42.6%。在连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2.2万人,增长23.5%。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329人,硕士毕业生3129人,本科毕业生2.4万人,专科毕业生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