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四大基地”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运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依据年度快报初步统计,现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攀升。本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时荣获“市民满意奖”。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9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10.4 %;第二产业增加值983.3 亿元,增长19.9 %;第三产业增加值825.4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8:50.1:4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59.3 %和35.8%。 财政税收: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市本级56.3亿元,增长17.8%;县(市)区级60.87亿元,增长1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0.31亿元,增长15.6%。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抚恤及社会福利救济费、科技三项费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7.4 %、25.8%、18.4%和22.1%。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18.6亿元,增长6.3 %,剔除免抵调库因素的影响增长10%;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02.78亿元,增长15.3%,剔除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免征农业税的因素影响增长17.7%。海关代征税收145.9亿元,增长44.5%。 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高。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4.63%,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其中冶金、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17.03%和111.07%。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6.67%,比上年提高8.28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为113.13%,黑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指数为127.8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4%和10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中产生的土地、电力等资源性制约因素日渐显现,开放先导区的发展空间不足,需要拓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国企改革相对滞后,长期计划经济带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显得比较突出;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大,中小企业活力不足,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就业及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高幅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增速达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城镇投资首次突破500亿元,达580.4亿元,增长42.8%;农村投资达135.9亿元,增长35.4%。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33.5亿元,增长58.8%;第二产业投资20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投资477.7亿元,增长56.9%。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36:59调整为5:29:66。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23.1亿元,增长45.9%;非国有经济投资493.1亿元,增长39.3%。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为31:69。 按管理渠道划分,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58.9亿元,增长52.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1亿元,增长31.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8.8亿元,增长38.1%。 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完成城市建设项目167项,总投资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引英入连”二期工程提前竣工通水;泰山热电厂工程和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分别完成城市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和煤气管网建设改造56.7、25和63公里;完成周水子河综合治理工程;老虎滩、泉水、凌水和马栏河二期等4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快轨三号线香炉礁至火车站工程竣工,沈大高速公路后盐立交桥建成通车;西部大通道、友谊街立交桥已开工建设;建成荣盛街、一二九街、成仁街、和平广场等地下通道,新建人行天桥4座;完成50万平方米街巷路维修任务,改造摸黑路324条。本市改善城市交通项目,获得国家建设部“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外经外贸 旅游 会展 利用外资: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协议合同外资金额31.6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8.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2.03亿美元,增长109.4%,其中第二产业14.2亿美元,第三产业6.97亿美元,所占份额分别为64.5%和31.6%。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63家,增长10.6%。其中总投资额超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152项,增长28.8%;超5000万美元的有13项。截至年末,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出口74.5亿美元,实现利润总额50.4亿元。其中盈利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185家,增加28家。 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含省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207.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进口98.74亿美元,增长27.1%;出口108.54亿美元,增长13.9%。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9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进口92.8亿美元,增长28%;出口101.5亿美元,增长22.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6.1%和18.2%。 对外合作: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827项,合同金额2.65亿美元,增长10.4%;完成营业额2.42亿美元,增长25.8%。外派劳务人员2.46万人次,增长11.8%;年末在外人数3.06万人。批准对外投资项目11项,中方投资1621万美元。 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600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14.2%;接待海外游客52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5.9%。实现旅游总收入170.1亿元,比2002年增长25.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41.2亿元,比2002年增长30.5%;旅游创汇3.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168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25家,增加3家;拥有旅行社320家,增加14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8家,增加7家。 会展:全年举办各类大型展览会56个,实现成交额285亿元,总展出面积33万平方米。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8105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企业参展家数占10.8%。参展商6.8万人次,参观人数达403.6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专业展馆供展面积7.5万平方米,会展中心二期展馆在建面积6万平方米。在市内四区登记注册的具有展览业务的企业或公司已达701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有11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