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未知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围绕“大大连”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加快进展,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依据年度快报初步统计,现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增速跃上15%的新台阶,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6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6亿元,增长12.4%;第二产业增加值782.1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704.9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8.9:47.9:43.2。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为29206元,按年末汇率测算约合3529美元。

财政税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54亿元,为预算的101.8%,比上年增长11.9%(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实际增长16.6%)。其中,市本级52.3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9%;县(市)区级58.23亿元,为预算的103.3%,增长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社会保障及抚恤社救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0.7%、16%和36.5%。国、地税收入合计200.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11.6亿元,增长8.9%;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89.1亿元,增长14.9%。海关代征税收100.96亿元,增长68.6%。

非国有经济:全市实现非公有经济税收收入9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8%,比上年增长15.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达71.4%,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占95.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31.2%,增速加快8.2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4.8亿元,增长40.1%,增速加快25.1个百分点。据市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市民营企业实缴税金49亿元,增长18%;出口交货值275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67亿元,增长20%;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82项,投资额达37.3亿元;新产品开发项目223项,完成投资额10.5亿元。据市工商局统计,全市年内新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8408户,注册资本(金)10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4%;其中私营企业9392户,注册资本(金)92.65亿元,占全市年内新增企业的78%和44%;新组建私营企业集团36户,占全市年内新组建集团数的75%,增长77.8%。

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和原材料、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2.67%,比上年提高4.8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20.14%。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8.39%,比上年提高3.08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为11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6%,较上年2个百分点的降幅回升2.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99.9%和10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性制约增强,城乡供水形势依然严峻,电网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仍然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高幅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城镇投资首次突破400亿元,达406.5亿元,增长33.6%;农村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0.4亿元,增长58.9%。

投资构成: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24.1亿元,增长40.9%;第二产业投资183.2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投资299.7亿元,增长28.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32:63调整为 5:36:59。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45.3亿元,增长22.8%;非国有经济投资361.6亿元,增长44.9%。国有与非国有投资比例为29 :71。

按管理渠道划分,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0.1亿元,增长4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6.6亿元,增长47.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1.1亿元,增长20.7%。

基础设施项目:全市完成城市建设项目投资额115.6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02项。其中,大连火车站主体扩建改造工程完工,高架候车室和北站房投入使用;香炉礁至金石滩46.6公里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平交道口已封闭14个;天津街改造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西安路大连商业城裙楼主体封顶;快速轨道交通香炉礁至大连火车站段已完成桥梁及车站基础工程;市区有轨电车线路改造火车站至东海公园段正线工程完工,铺轨5.55公里,路面已全部恢复;英那河引水二期工程完成钢管制作41公里,已铺设17公里;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30万吨级原油码头、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在建设中。完成市内3座地下通道建设;拓宽改造了中山路、联合路、东方路、甘北路、甘井路、长春路,完成23条主干路、68条街巷路共41万平方米的道路维修任务,道路综合完好率为94.8%;完成17条路街路灯升级改造,新增路灯23694盏;完成101公里煤气管网、6公里液化气管网改造;完成城市供水、排水管网改造各l5公里。

三、外经外贸 旅游 会展

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79家,比上年增长5.6%;合同外资金额45.75亿美元,增长51.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11亿美元,增长37.9%。在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118项,超5000万美元的有14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790.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48.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实际出口61亿美元,从业人员27万人。盈利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157家,比上年增加21家。

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完成进出口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进口77.7亿美元,增长24.3%,增速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出口95.3亿美元,增长11.8%。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省总额的65.1%。

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155.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进口72.5亿美元,增长24.2%;出口82.9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在自营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6.5亿美元,增长14.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1亿美元,增长18.5%,占总额的73.6%;集体企业出口1.6亿美元,增长45.9%;私营企业出口3.6亿美元,增长172%。全市出口商品供货总值656亿元,增长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