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图书销售馆藏: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396万册,有持证读者14.8万人,接待读者274万人次。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年内为农村和基层送书8万余册。全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连图书博览会,参展书目12万种,参展人数50万人次,销售图书80万册。 文化市场管理:年内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场所4500家次,停业整顿162家,取缔无证经营45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近40万盘。年内,对全市电子游戏场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集中治理,进行两次集中销毁,共销毁违禁电游机1075台。 十三、卫 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75个,其中医院(含乡镇卫生院)240个。全市诊所、卫生保健所1166个;医院床位25414张,卫生技术人员3.18万人,其中医生1.37万人,护士、护师1.15万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58张、医生2.48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0.87/10万和10.91‰。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09岁(市内四区和旅顺口区)。 预防保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31个,卫生技术人员1506名。市内四区共有49个街道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39.5万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巩固,在49个乡镇、347个行政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6.54%,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8.81%。 医学科研:全市共申报医学科研项目217项,经专家评审后,有115项列入科研计划,组织科研成果鉴定项目22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6项;获市政府科技进步奖2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1项。申报新技术项目351项,经专家评审,有198项准入使用临床,其中有15项新技术达到填补国内或省内空白水平。 十四、体 育 本市165名运动员代表辽宁省参加第九届全运会12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奖牌33枚,其中金牌14枚,占辽宁省代表团的34%;年内本市共组织20个项目、36支男女运动队参加了辽宁省20个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81枚,银牌57枚、铜牌36枚;大连实德足球队夺得甲A联赛和足协杯两项冠军,作为辽宁队主力夺得第九届全运会冠军,为“足球城”赢得了新的荣誉。 全年共承办、举办体育赛事207项次,比上年增长29%,参赛人数达53200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际比赛2项(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瓦尔德内尔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国家级比赛6项,省级比赛2项、市级比赛154次。 本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游泳之乡”。在大中小学开展体育锻炼达标的实施与测试中,全市达标率为98.45%,优秀率25.34%,良好率52.4%。年内新增体育设施总面积17.8万平方米,庄河市2163平方米的市民健身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十五、技术质量监督 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0项,累计采标2304项。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2万余户,办理IC卡副本3万余张,发展条码系统成员193户。全年计量器具受检36万台(件),受检率为98%,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9万台(件)。 年内对18类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涉及273个企业,抽查455个批次。对2130家企业,3260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88.5%。全市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1211件,其中大要案4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2050万元,端掉制假窝点97个,罚没款1200万元,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74.5万元。 十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从英那河水库到洼子店枢纽站全长114.5公里、直径1.82米的输水管线和3座大型泵站,实现了英那河、转角楼和朱隈子等三库供水联调,引英入连应急输水一期工程于5月28日提前竣工通水,向城市供水35万吨/日;市内至金石滩快轨交通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1.78亿元、全长223.3公里的北三市东西大通道提前竣工通车;大窑湾一期后六个泊位、现代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已竣工或交付使用;大连火车站改造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开始启动。完成大工路东段改造、西南桥和五一桥拓宽,新生路和友谊街立交桥建成通车。完成市区409条、21.8万平方米的主干道和三、四级道路维修,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达到90%。 公用事业:完成东海煤气储配站建设和利用日元贷款进行的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更新改造地下供水和煤气管道各15.3公里,发展管道煤气用户2.5万户。新开城市公交线路8条,延长、延时公交线路11条,新增站点52个,公交车辆更新351台,发放IC卡34万张;出租车辆换型612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20.1标准台。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园林绿化:市内新建或改造游园、广场绿地32个,新增公共绿地165万平方米,栽植大树13.4万株,栽植花卉1000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 十七、环境保护 本市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环境“全球500佳”,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国家建设部授予本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一级天数达89天,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0位。近岸海域中南部沿海以及大窑湾、小窑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全年达标率为100%。市区交通噪声均值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马栏河、付家庄、旅顺口区及长海县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市中心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工业污染防治:年内共审批建设项目4924项,总投资229亿元,环保投资7.7亿元(占投资的3.36%),验收项目3555项,否定项目179项,环评执行率100%。对全市1088家“双达标”企业进行了检查。累计整治1593个污染物排放口,安装流量计27台,污染处理装置运行监视仪88台。1.7万家排污单位完成了申报登记并进入核查阶段。 烟尘监管:在对全市燃煤锅炉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实行锅炉并网,已完成并网区域11个,对155台锅炉实行并网改造,实现并网面积243万平方米;撤销燃煤锅炉263台、锅炉房94座,拆除烟囱70根;共减少燃煤3.09万吨,削减烟尘370.8吨,二氧化硫346.1吨,氮氧化物289.3吨。 执法监督: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违规采掘选矿的47家企业进行了查处;清理近海养殖筏7810个;对143个生产单位的574个品牌的无磷洗涤用品进行了排污申报注册,查处违法单位361家;对12家水泥企业的13座窑进行了查封,取缔了15家电镀厂,搬迁了3家。 十八、社会治安 年内,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3925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14441人,打掉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2个,流氓恶势力团体15个,棍霸类团伙20个,查破经济案件494起,为国家、集体、个人挽回经济损失4.43亿元。全市建成社区警务工作室596个,配备社区民警1190人。组建了近4000人的社区治安巡防队,新增保安人员3054人,总数达到18952人。安装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3003樘,其中新建住宅安装率达到100%。在重点要害部位新安装联网报警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11547个,覆盖率达80%。全市共创建安全文明社区330个,安全文明村79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