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大连市统计局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517.1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值488.3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为9.5:46.5: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25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47美元。

二、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完成预算的109.9%。其中, 市本级34.25亿元,增长7.9%;县(市)区级43.35亿元,增长19.8%(其中开发区、保税区和金石滩度假区完成12.17亿元,增长19.4%)。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为72.3亿元,增长14.6%,占财政收入总量的93.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基本建设、城市维护费、科技三项费、支援农村生产等各项专项支出44.7亿元,增长12.4%。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374.7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77.6亿元,比年初增长2.6%。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62.5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全市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32.5亿元,比上年少投8.3亿元。年末各项外币存款余额为28.1亿美元,各项外币贷款余额为18.7亿美元。

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壮大。年内,大连市农村信用联合社、深圳发展银行大连分行相继成立;华融、长城、信达、东方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均已在连设立分支机构,剥离不良贷款97.3亿元,债转股36.8亿元。货币市场发展迅速。成立了立足本市、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大连市票据贴现市场和融资代理市场;全年累计办理贴现165亿元、再贴现122.4亿元,分别占东北地区的28%和37.7%;代理融资132.1亿元,占东北地区的56.3%;外汇交易额11.9亿美元,位居计划单列市之首。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期货合约3496万手,成交额7817亿元,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额的64%和49%,位居世界商品期货交易所的第9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呈现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按隶属关系划分,地方项目投资233.5亿元,增长31.4%;中央项目投资35.1亿元,下降22.2%。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100.4亿元,下降9.7%;非国有单位投资168.1亿元,增长50.6%。按投资渠道划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6.6亿元,增长7.5%;更新改造投资37.7亿元,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106.9亿元,增长58.1%。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投资总量中(不含农村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和5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亿元,增长3.4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9.8亿元,增长26.6%,其中工业投资48.7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0.5亿元,增长26.1%。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0.1:21.5:78.4调整为0.4:21.5:78.1。

投资效益持续提高。全市投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796个,比上年增长9.3%,其中新开工项目559个,增长13.2%;全部投产(使用)项目536个,增长19.6%,项目投产率为67.3 %。新增年生产能力主要有:化学农药7000吨,中成药2730吨,服装60万件,程控交换机17万线,新(扩)建港口码头泊位2个、吞吐量450万吨,中小学校学生席位5260个、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等。

住宅建设及销售市场繁荣活跃。全市施工房屋建筑面积141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48.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33.3%;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15.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47.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3.2%和40.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39.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6.6%和8.9%;商品房屋销售额73.2亿元,其中住宅56.7亿元,分别增长31.2%和17.7%。

四、对外经贸

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据大连海关统计,全市外贸自营进出口商品总值1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4%。其中,进口49.95亿美元,增长71.4%;出口52.14亿美元,增长28.4%。在全市自营出口总值中,国有外贸企业出口5.8亿美元,增长12%;国有生产企业出口4.3亿美元,下降4.2%;集体企业出口7045万美元,增长17.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1.2亿美元,增长36.3%。全市出口商品供货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机电产品供货198.1亿元,增长3.6%。利用外资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706项,实际使用外资13.3 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新签利用外资合同697项,比上年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13.06亿美元,增长11.2%。在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单项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有54个。年内,225家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合同外资金额)8亿美元,增资额比上年增长1.1倍。

外商投资企业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已投产(营业)的3930家外商投资企业,年内完成产值57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利税63.9亿元,增长1.6倍,其中利润28.4亿元,增长10.5倍。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发展。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877项,比上年增加39项;合同金额2.25亿美元,增长2.7%;完成营业额1.7亿美元,增长9.1%。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82万人次,增长20.5%。

国际旅游事业再创佳绩。全年共接待17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过夜旅游者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外国人27.8万人次,增长38.9%;创旅游外汇收入2.34亿美元,增长30%。

五、农业

在遭受严重旱灾的不利条件下,农业经济仍保持了相对稳定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92.9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4亿元,林业产值1.4亿元,牧业产值38.4亿元,渔业产值89亿元。

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水果减产。完成粮食总产量106.3万吨,下降4.4%;水果总产量72.8万吨,下降7.7%;蔬菜总产量223.4万吨,增长10.3%。林业生产取得新进展。低产林改造面积14071公顷,“四旁”植树906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2%。牧业生产较为稳定。完成肉类总产量26.2万吨,下降4.2%;禽蛋总产量15万吨,增长1.3%;奶类总产量6.6万吨,增长13.5%。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完成市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05.7万吨,增长2.9%。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18.6万吨,增长6.8%;海洋捕捞产量86.4万吨,下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