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城市建设重点工程135项,招投标覆盖率、监理覆盖率和一次交验合格率均达100%,工程质量省优良品率48%。市内四区道路大修65万平方米,铺设彩色人行步道方砖75.1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7.2平方米。扩建了大工路、五一路西段、山东路南段、石葵路东段、棒棰岛防火通道、白山路南段,新建了解放广场立交桥、石葵路立交桥。新建、维修排水管道21.9公里,疏通排水管道29公里,排水设施完好率达到98%。新增路灯1.4万盏,路灯亮灯率达到99%。新建了海军广场、秀月广场、莲花广场等13个广场,改建了港湾广场、山峦广场。新增绿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城区新建住宅256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52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3.86平方米;筹集房改资金23.9亿元(累计归集房改资金120亿元),房地产交易额397.9亿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69%和158%。为解决大连长远发展问题,提前开工了引英入连供水应急工程。 城市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城区新增供热面积358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79%;公交车辆更新338台,出租车辆换型1092台,分别完成计划的282%和109%,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9.2标准台;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十、科技、教育 遵循“引进外来的,推广自己的,孵化新生的”原则,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8项(国家级48项,市级220项),其中攻关与科研项目计划154项、星火计划51项、火炬计划8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34项、新产品计划21项。专利申请1200项,比上年增长39.1%。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100个,有74项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400项,成交金额7.5亿元。列入国家和市级聘请国外专家重点项目309项,通过各种渠道邀请来连的国外专家4900人次;派出培训650人次。全年共投入科技三项费3937万元,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5亿元,企业自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6.2%。实现软件产业产值9.1亿元,其中软件出口3亿元。高新技术园区七贤岭产业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4万平方米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双D港”建设已全面启动,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大连软件园快速发展,诺基亚、中软集团、中国网通等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进入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已达到52家,年软件销售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基本实现了6周岁儿童入学的目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初中一年级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4.7%;普通高中在校生67922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1.2%。中等职业教育在调整中稳步推进。全市共有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181所,在校生7.9万人,有909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适龄人口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5%。在连普通高等学校15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9541人,其中市地方大学在校生1333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4%和19.2%;在校研究生6299人,增长26.5%。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10407人,增长1.5%。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14所,在校生33446人,增长25.8%。年内有18.5万人次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551人获得毕业证书。助学性质的民办高等学校14所,在学人数24407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新建、扩建、翻建中小学校舍面积43万平方米;8所中小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9个乡镇、116所中小学校达到了市级办学设施标准。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演出场所1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158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4个,电影放映单位615个。市直专业艺术团体创作、排演剧(节)目7部,演出1200场,在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活动中,各专业艺术团体获得国家级大奖9项,其中京剧《西门豹》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表演奖”。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第十届全国“群星奖”决赛中,本市选送的4个节目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成功举办了国际服装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经贸活动。图书馆藏书384.44万册,有持证读者11.84万人,年接待读者306.67万人次,为农村送图书9.35万册。电影放映3.1万场,观众167万人次。完成了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和有线电视区县网并购工作。有效开展了“扫黄打非”活动。停业整顿违法经营场所609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1万盘、非法书刊14.4万册、赌博电游机435台。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78个,其中医院244所(含乡镇卫生院115所);医院床位25574张,卫生技术人员32302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64张、医生2.51人。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5.58%,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2.84/10万和11.4‰。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58岁(市内四区和旅顺口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覆盖人口45万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覆盖人口6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4.7%,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医学科研工作成果显著,获市科技金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6项。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医院改造、市五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市友谊医院新建住院楼工程进展顺利,10所乡镇卫生院1.2万平方米房屋改造工程已完成。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大连籍运动员参加全国和世界大赛共获金牌63枚,其中1人5次打破举重项目世界纪录。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14名大连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铜牌各1枚,其中女子自行车项目,实现了中国自行车运动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大连实德足球队获得全国足球甲A联赛冠军和超霸杯冠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年内又有2个乡镇、2个社区和2所学校被国家授予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大连市民健身中心、国际网球中心、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新校舍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组织了烟花爆竹迎春会体育文化活动、赏槐会万人风筝放飞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马拉松比赛。 十二、社会治安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市70个乡镇公安派出所以及所有边防派出所(工作站)建立了“110”接出警机制,占农村乡镇和近海养殖区的78.5%;全市1128家娱乐场所配备了专职保安,社区保安巡防队伍发展到2618名;安装居民区楼寓对讲电控门3320樘、电子联网自动报警系统8787家。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市公安机关刑拘转捕率和起诉率,分别比省公安厅要求标准高出6.1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强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检查、整改火灾隐患和不安全问题1272项。公安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得到改善,更新改造了17个城、乡派出所,引进了DNA全自动测序仪、色质谱联用仪、移动侦控机等。“畅通工程”和“平安大道”创建工作卓有成效,行人遵章率和机动车遵守信号率明显提高,在国家公安部、建设部对138个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评比中,大连市达到二等管理水平。有效开展行业场所“扫丑”专项行动,责令整改各类违规问题1.37万项。进一步加强重要警卫和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完成三级以上警卫任务67批次、临时性警卫任务320批次,完成大型商贸、文体、节庆等安全保卫任务752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