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2 沈阳市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运行质量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2.1亿元,增长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8.6%,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138496

11.0

#宝马轿车

9736

-35.7

金属切削机床

68209

27.7

#数控机床

10063

63.4

矿山设备

114719

75.2

水泥设备

21336

10.4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404

29.3

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139

-4.2

输送机械

万米

12.4

0.9

变压器

万千伏安

3586

5.9

电力电缆

万公里

10.9

-2.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27

-85.1

打印机

万部

1.4

-64.9

彩色电视机

万部

472

90.0

化学原料药

34818

8.8

轮胎外胎

万条

315

7.5

烧碱

万吨

17.4

10.0

铝材

25864

28.6

啤酒

千升

534232

11.6

液体乳

万吨

32.2

102.9

软饮料

万吨

106.3

44.3

味精

万吨

4.6

8.2

服装

万件

1550

-7.3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326.8亿元,增长24.9%;施工面积 2667.4万平方米,增长2.5%;竣工面积1259.9万平方米,增长 36.6%;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12.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4%。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3%,比2000年增长 4.2倍,年均增长 3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倍。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336.2亿元,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214.8亿元,增长37.9%;民间投资812.2亿元,增长37%。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7亿元,增长 67.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0.3亿元,增长7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18.2亿元,增长 25.3%。工业投资完成 510.3 亿元,增长 76.7%,比2000年增长了 6.4倍,年均增长49.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7.4%,比2000年增长了11.2个百分点。

大项目、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计划总投资 95亿元的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投资35亿元的石油裂解工程开工建设。开(复)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完成投资998.8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7.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2个,完成投资758.6亿元。建成投产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395个。

新增固定资产864 亿元,比上年增长45.7 %。当年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金属切削机床200台,轿车6.0万辆,大中型变压器1609万千伏安,传真机36万部,氮磷钾肥料20520吨,原煤开采能力272万吨。

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完成投资413.6亿元,增长20.7%。房屋施工面积3102万平方米,增长10.6%。房屋竣工面积1057.8万平方米,增长31.2%。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不含预售,下同)761.3万平方米,增长 45.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713.9万平方米,增长 46.0%;商品房销售额236.8亿元,增长 55.1%,其中住宅 213.3亿元,增长52.9%。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5852万吨,比上年增长5.4 %。其中,铁路运输826万吨,公路运输15020万吨,民用航空运输5.7万吨。完成旅客发送8629万人次,增长7.7%。其中,铁路2886万人次,公路5432万人次,民用航空310.7万人次。

汽车保有量为38.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5.8万辆,载货汽车9.8万辆。

沈阳与国际19个城市、国内45个城市(地区)实现通航,拥有国际航线11条,国内航线53条,民航运输起降4.2万架次。

开办邮政业务23种,邮路总长度(含农村投递)1.77万公里,邮件通达19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0.0亿元,增长21.3%;邮政业务总量5.1亿元,增长16.1%。邮政函件(含机要)完成4241万件,增长7%;邮政特快专递完成234.8万件,下降3.3%。

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45万门,比上年增长0.2%。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62万户,增长14.3%,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295万户,增长16.6%。小灵通网络总容量102万线,用户98万户,增长41.8%。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39万户,新增37万户,增长9.1%;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48万户,新增43万户,增长14.2%。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达到75.7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49.5万户,增长33.5%。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52部,每百户160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50部。

国内贸易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比2000年增长73.8%,年均增长11.7%。

非公有制企业零售额增长较快。实现零售总额771.8亿元,增长19.1%。私营企业和个体实现591.7亿元,增长14.5%;股份制企业实现129.5亿元,增长49.8%;港澳台企业实现19.0亿元,增长13.7%;外商企业实现28.6亿元,增长15.5%。国有企业实现92.5亿元,下降10.0%;集体企业实现50.6亿元,下降12.4%。

按吃、穿、用三种商品用途划分,吃的342.0亿元,增长13.7%;穿的202.3亿元,增长12.9%;用的370.8亿元,增长12.8%;三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7.4%、22.1%和40.5%。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加快。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汽车零售量5.8万辆,比上年增长13.0%;数码相机3.2万台,增长72.2%;移动电话76.4万部,增长37.9%;房间空调器7 万台,增长14.1%;摄像机2.6万台,增长43.1%。

新型业态进一步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型商业业态成长较快。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超市47家,其中一万平方米以上超市33家。连锁店铺总数达42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