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年的1816个增加到1889个。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614.1亿元,增长24.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0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竣工面积23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1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其中销售给个人2026万平方米,增长7%。商品房销售额5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年末全省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43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2.9%。 5、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1%。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投资3670.5亿元,增长41.1%;农村完成投资533.9亿元,增长33.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98.7亿元,增长5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71.1亿元,增长26.1%。 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加快。在全省城镇投资中,全年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66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6%。其中,冶金工业332.7亿元,增长64.6%;化学工业119.5亿元,增长45%;建材工业110.5亿元,增长90.2%。农产品加工业投资6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7%。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和电子设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以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体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投资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非国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非国有投资29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占全社会投资的70.5%,其中民间投资2534.2亿元,增长41.4%,占全社会投资的60.3%。民间投资中的集体和私营个体经济投资日趋活跃,分别增长46.5%和4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达429.9亿元,增长54.2%。 投资自主性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年全省投资到位资金43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在城镇建设项目当年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国内贷款534.2亿元,增长23.3%;利用外资121.4亿元,增长30.3%;自筹投资3034.4亿元,增长48%,其他投资499.4亿元,增长10.7%。单位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三项资金合计占本年到位资金的84.4%。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年计划投资超亿元的建设项目由上年的416个增加到646个,全年完成投资1626.1亿元,比上年增长66.7%。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77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6.1%。城镇交付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787.5万平方米,增长13.9%,交付使用率38.9%。共有9880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油开采120万吨、焦炭30万吨、发电机组70万千瓦、钢材194.4万吨、炼钢500万吨、水泥199万吨、连铸坯55万吨、铁合金107.2万吨、铝加工2.3万吨。 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49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5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供气普及率由上年的87%上升到88%;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由上年的8.6标台增加到9标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上年的7.67平方米增加到7.8平方米;小街小巷改造面积80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由上年的7.1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5%上升到35.5%;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45%上升到46%;垃圾处理率由上年的49%上升到52%。 6、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7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完成商品批发额4862.7亿元,增长26.9%;完成商品零售额2479.2亿元,增长13.4%。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23.7亿元,增长13.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75.2亿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453.1亿元,增长14.4%;其他行业零售额66.7亿元,增长8.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174.6亿元,比上年下降11.8%;集体经济零售额108.4亿元,下降15.1%;股份制经济零售额420亿元,增长42.3%;私营经济零售额491.8亿元,增长20.7%;个体经济零售额1683.1亿元,增长11.5%;外商投资经济零售额78.6亿元,增长18.7%;港澳台投资经济零售额35.9亿元,增长19.2%。 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相关商品的销售。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4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完成商品批发额3699.6亿元,增长34.8%;完成商品零售额687.4亿元,增长25.2%。从商品类值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额372.5亿元,比上年增长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额161.2亿元,增长16.3%;化妆品类商品销售额16.7亿元,增长25.9%;日用品类商品销售额31.5亿元,增长10.7%;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额5.5亿元,增长28.4%;书报杂志类商品销售额17.1亿元,增长1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销售额1.8亿元,下降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91.9亿元,增长10.7%;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额115.2亿元,增长20.3%;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销售额65.9亿元,下降8.8%;家具类商品销售额4.7亿元,增长51.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额22.8亿元,增长21.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商品销售额83.1亿元,增长24%;汽车类销售额207.4亿元,增长24.4%;通讯器材材料商品销售额33.2亿元,增长15.9%。 7、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410.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出口总额234.39亿美元,增长23.9%;进口总额175.74亿美元,增长13.4%。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0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加工贸易出口117.76亿美元,增长23.8%。机电产品出口80.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6.08亿美元,下降9.9%。各出口经营主体中,国有企业出口59.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4%;“三资”企业出口133.28亿美元,增长22.3%;其他出口41.34亿美元,增长53.1%。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74.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进料加工贸易进口61.76亿美元,增长15.8%;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16.91亿美元,增长36.8%;租赁贸易进口2.82亿美元,增长144.6%。 全年对美国出口33.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对香港地区出口8.61亿美元,下降3.7%;对日本出口63.11亿美元,增长15.5%;对韩国出口28.83亿美元,增长24.6%;对俄罗斯出口3.39亿美元,增长58.3%。年末,我省对外贸易国家(地区)213个。主要贸易伙伴位于前五名的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和沙特阿拉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