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利用外资继续增长。据省外经贸部门统计,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686项,合同外资金额110.1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27.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7%。在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合同外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357个,合同外资额77.16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70%。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的投资额93.89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85.2%。年末全省工商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累计为16542户,其中,当年新增1992户。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全省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和机构48家,总投资额10841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9316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900个,比上年下降1.9%;新签合同金额7.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完成营业额6.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外派劳务人员6.94万人,比上年增长7.9%。年末全省在外劳务人员7.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25人。 8、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40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5%。其中,铁路1194.8亿吨公里,增长3.2%;公路415.5亿吨公里,增长27.1%;水运1738.2亿吨公里,增长19%;航空1.6亿吨公里,增长10.4%;管道50.5亿吨公里,下降2.0%。完成货运量97748.2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铁路14271万吨,增长1.3%;公路74799万吨,增长6.6%;水运5730万吨,增长28.9%;航空9.4万吨,增长9.3%;管道2938.8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旅客周转量67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5%。其中,铁路381.4亿人公里,增长2.7%;公路210.1亿人公里,增长7.8%;水运8.4亿人公里,下降0.3%;航空73.2亿人公里,增长5.6%。完成客运量60598.9万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铁路9503万人,下降1.1%;公路49917万人,增长5.4%;水运650万人,增长1.4%;航空528万人,增长5.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0184万吨,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654万吨,增长25.4%。 年末,全省铁路总里程3922.1公里,比上年末下降1%。公路总里程53521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高速公路1773公里,增长8.3%。民航通航里程33万公里,航线112条。 邮政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1亿元,增长12.5%;电信业务总量427.6亿元,增长20.6%。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1.2亿件,比上年下降10.6%;特快专递804.4万件,增长8.1%。邮政储蓄平均余额5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在长途电信业务中,全年国内长途电话24.7亿次,比上年增长19.3%;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2295.8万次,比上年下降4%。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057万门,比上年末增长11.5%。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1661.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5%,其中,城市1203.4万户,增长11.6%;乡村449.9万户,增长9.3%。年末全省住宅电话用户1407.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3.8%,占全省固定电话用户的84.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94.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6%。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72.5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络用户331.8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1.4%。年末数据通信总用户624.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3.8%。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9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98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接待入境旅游者1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外国人111.1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9.1万人次,分别增长18.5%和33.3%。全年旅游总收入7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旅游外汇收入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 9、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升势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4%。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0%,肉禽及其制品上涨0.4%,蛋、水产品和鲜果分别上涨2.5%、2.8%和4.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9%;衣着类下降3.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0.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6.3%;居住类上涨4.5%。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1%。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7.3%;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2.8%。 10、财政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各项税收(不含关税)121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实现增值税113.05亿元,增长17.4%;营业税164.68亿元,增长16.2%;企业所得税71.93亿元,增长43.9%;个人所得税32.81亿元,增长16.5%。 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农业支出69.56亿元,增长16.5%;科技支出27.96亿元,增长18.9%;教育支出157.41亿元,增长22.6%。 11、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966.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35.2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18.60亿元,增加299.91亿元;储蓄存款余额6950.24亿元,增加901.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58.05亿元,比年初增加1116.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804.99亿元,增加231.2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444.49亿元,比年初增加646.98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599.71亿元,比年初增加89.57亿元。消费贷款余额804.7亿元,比年初增加50.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32.7亿元,增加72.5亿元。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比上年末下降10.2%。全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99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现金支出29943.57亿元,增长10.1%。累计现金净投放28.12亿元。 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59家(含境外),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0家;股票市价总值894.16亿元,增长22.3%。年末,全省已发行A股48只、B股5只。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寿险收入149.49亿元,增长6.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9.39亿元,增长16.3%;财产险收入55.74亿元,增长14.1%。全年支付各类赔付额51.73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寿险给付15.34亿元,下降11.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6.18亿元,增长21.3%;财产险赔款30.21亿元,增长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