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12、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1.96万人,在学研究生5.19万人,毕业生0.97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1.05万人,在校生65.94万人,毕业生14.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07万人,在校生43.18万人,毕业生12.1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6.61万人,在校生74.42万人,毕业生20.19万人。初中学校招生49.55万人,在校生157.03万人,毕业生55.5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7.99万人,在校生266.62万人,毕业生49.9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98人,在校生829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56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3.1亿元。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23家。 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126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31项,应用技术成果3599项,软科学成果296项。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5672件,比上年增长6.7%;授权专利6195件,增长7.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382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有产品检测实验室9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7个。全省有质量认证机构4个,产品认证机构4个,已累计完成对全省8200个企业的产品认证。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63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3.9万台件。全省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4个。地震台站51个,地震遥测台网5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7个。 13、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70个,文化馆102个,公共图书馆126个,博物馆37个。全省有广播电台1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7%。全省有电视台1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9%。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97.7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4.58亿份;期刊出版量1.09亿册;图书出版量1.24亿册。年末全省有档案馆149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95万卷(件)。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33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9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0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16.18万张,比上年增长0.8%。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20.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11万人,注册护士7.28万人。年末全省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77万人。卫生监督所43个,卫生技术人员1618人;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机构30个,卫生技术人员254人。年末全省有乡(镇)卫生院1021个,床位2.1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2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6个世界冠军、8个亚洲冠军、74个全国冠军。3人4次创、超3项世界纪录;3人4次创、超3项亚洲纪录;2人2次创2项全国纪录。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3.4亿元,其中,足球彩票2.6亿元,共筹集公益资金2.3亿元。 14、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总人口4221万人。全年出生29.6万人,出生率7.01‰;全年死亡25.5万人,死亡率6.04‰;全年净增人口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97‰。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比上年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6%,下降4.8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93.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4%,其中职工833.2万人,离退休人员360.3万人。全省城镇参加失业保险607.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8.5%。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64.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3%,其中职工584.1万人,离退休人员280.1万人。城镇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34.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3%。全省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46.5万人,比上年下降35.2%。全省共有141.8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5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888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5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6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26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99亿元。 15、资源与环境 在监测的全省河流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6.7%,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1.1%,比上年上升8.3个百分点;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2.8%,下降8.3个百分点;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9.4%,上升5.5个百分点。 全省近岸海域为二类水质,仅无机氮一项超过国家一类标准。各海域中,大连、丹东海域为一类海水;葫芦岛、营口为二类海水;锦州、盘锦中污染,为四类海水。全省海域面积达标率为81%,其中,一类功能区面积达标率6.4%,二类功能区面积达标率92.8%,三类功能区面积达标率100%,四类功能区面积达标率99.9%;全省海域功能区达标率为86.2%,其中,一类功能区达标率83.3%,二类功能区达标率68.2%,三类功能区达标率100%,四类功能区达标率97%。 在对空气质量监测的14个城市中,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4个,占被监测城市总数的比重为28.6%,比上年减少14.3个百分点;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10个,比重为71.4%,提高21.4个百分点;劣三级标准的城市0个,比重下降7.1个百分点。 建成烟尘控制区10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52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6.2%。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027.8平方公里,增长8.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结果为好的城市比例为35.7%,与上年比例相同;较好的城市比例为64.3%,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城市比例均为0,比上年均下降7.1个百分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较好的城市比例为57.1%,比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的城市比例为42.9%,下降28.6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年末,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2个,自然保护区10个。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公报中本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