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607万元,比上年增25.7%。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5400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551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21101户,增57.3%。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484户。全盟电话普及率达9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0部/百人。 七、金融、保险业 2006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9739万元,比年初增加90493万元,增长17.77%。其中:企业存款123327 万元,储蓄存款 360049万元,分别增长2.19%和15.0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11765万元,比年初增加271181万元,增长61.55%。其中:短期贷款382695 万元,中长期贷款270572万元,分别增长34.24%和136.8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82243 万元,现金支出1817954万元,分别增长5.44%和8.02%,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3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56.19%。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538万元,比上年增24.59%。其中:财产险4139 万元,人寿险6399万元,分别增20.67%和27.27%;全年保险业赔付额1981万元,比上年增36.06 %。其中:财产险1644万元,寿险337万元,分别增38.27%和26.2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6年全盟共有各类学校67所,招生9462 人,在校学生33218人,毕业生9900人。其中:普通中学20所,招生4168人,在校学生14197 人,毕业生3929人;小学31所,招生2286人,在校学生13125人,毕业生2452人;幼儿园11所,招生626人,在校学生1777人,毕业生788人,摿交鶖成果巩固提高,年内全盟义务教育辍学率:小学控制在0.31%,初中控制在0.63%,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人。全年有1583人参加普通高考。其中:本科录取率22.3%。专科录取率47.2%。专本科录取率为69.5%。 全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项,应用技术成果7项,软科学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1项。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4万元,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2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7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225座,微波站22个,拥有公共图书馆4 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4 个,文化站36个,广播覆盖人口18.80万人,覆盖率达88.68 %,电视覆盖人口19.01万人,覆盖率达89.67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3万户,图书馆藏书14.31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96.5万份,其中:《阿拉善报》180.9万份,阿拉善广播电视报15.6万份。 年末拥有一类卫生机构69所,病床819张,卫生技术人员1418人,执业医师634人,执业助理医师104人,注册护士387人;二类卫生机构(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9所,拥有执业医师57人,执业助理医师36人;三类卫生机构(村、嘎查卫生室)166个,拥有乡村医生172人。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人数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41.59%。全盟体育健儿在重大竞赛中获奖牌34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6 枚,其他奖牌18枚。 十、环境保护 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3527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盟拥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1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35.57%;拥有工业废气治理设施130套,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3044吨,工业粉尘去除量32430吨,工业粉尘排放量9044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3.4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45万吨。其中:氨氮排放量576吨,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2950吨,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1166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盟总人口214200人,比上年增加2200人。其中:女性102800人。全年出生人口1978人,出生率9.28‰死亡人数1085人,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长率4.1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1元,比上年增加1460元,增长16.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09元,比上年增加512元,增长13.1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8.7%;农牧区为38.5%。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9460人,比上年增加2496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99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79名,为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165.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6233人。年内全盟城镇低保户3147户5768人,发放低保资金961万元。农牧区低保户1276户3034人,发放低保资金200万元。各类优抚对象735人,发放抚恤和安置资金222.6万元,发放救灾资金486万元及部分物资,累计救济人数11277人。年供养五保对象371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8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4个,床位167张,收养人数111人,福利企业12家,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87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