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011万元,同比增长23.1%。电话用户总数达135887户,同比增长25.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8820户,乡村电话27067户,公用电话4835户。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移动电话用户达44700户,同比增长20.2%。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达11734万元,同比增长31.9%。国信寻呼业务收入完成430万元,下降15.7%。全年函件达428.2万件,增长1.9%;特快专递4.4万件,增长46.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年末互联网用户达6545户,比上年增长2.9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3505户,非注册拨号用户3022户,专线用户18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物价因素外,实际增长9.6%。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2.4亿元,同比增长11.0%;餐饮业2.3亿元,增长10.7%;制造业1.7亿元,增长9.4%;农业生产者2.4亿元,增长9.2%;其他完成0.3亿元,增长11.7%。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1.7%;农村牧区零售额5.4亿元,增长7.8%。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6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出口总额11796万美元,下降15.0%。进口总额22805万美元,增长0.1%。在出口中,二连边境贸易出口达11381万美元,盟内出口415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国内资金62702万元,同比增长66.1%;年内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个,直接利用外资15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

草原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盟共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7万人次,海外游客2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237万元,比上年下降0.4%,创汇6829万美元,同比增长10.2%。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企业存款10.0亿元,增长3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5亿元,增长17.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7亿元,增长5.5%。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61.6亿元,银行现金支出17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7.1%,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4.0亿元,同比增长3.1%。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9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5589万元,增长21.1%;财产险保费收入3537万元,增长5.1%。全年赔保额2585万元,增长35.7%,其中人身险赔款总额380万元,增长15.1%,财产险赔款2205万元,增长4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盟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551人,在校生1058人,毕业生22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站1个,在校生117人,毕业生20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334人,在校生2105人,毕业生916人;普通中学64所,在校生54471人;职业中学21所,在校生10982人;小学236所,教学点191个,在校生7876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7748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小学82.6%,普通中学70.3%.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到81.4万册,普通中学达到66.4万册。

科学技术事业稳步发展。全盟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305份,技术承包项目数138项,成交额8697.8万元,技术交易额329.7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巩固一类文化站97个。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次。组织推荐了一批文艺作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其中获国际奖21个,国家级奖13个,区级奖8个。农牧区放映电影2498场,城镇发行新影片72部,复映70部,累计放映电影1600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全盟13支艺术表演团体创作了一系列新节目,其中重点抓了26个优秀剧节目排演,送文艺下乡演出706场,观众64.4万人次。旗县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20余次,其中送书1万余册。目前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3万册;文化站113个。无线广播发射台4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5440座(含个体),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1座,有线电视入户4.2万户,电视覆盖率89.9%。《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7706份,蒙文版3282份;《草原都市》日发行量630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盟有卫生机构2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所,农村牧区有卫生院14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8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526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床位687张;年末全盟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2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盟拥有普通业余体校2所,在校学生260人,专职教练员11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8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达8040人次。年内职工体育活动累计达230余次,农牧区体育活动70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0%。年内我盟运动员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农运会获5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国比赛4次,获6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区比赛6次,获2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盟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3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基本完成了“一控双达标”目标任务。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草原生态建设总规模达到1926万亩,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作业面积30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9万亩。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盟总人口91.8万人,增长1.0%,其中汉族人口60.2万人,增长1.9%;蒙古族人口27.8万人,下降0.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8万人,下降1.1%。全年出生人口9942人,出生率10.9‰;死亡3248人,死亡率3.6‰;自然增长6694人,自然增长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