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1999年,我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措施,坚持以实现“两个提高”统揽全局,加大改革和开放力度,围绕三大特色产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努力开拓盟内外市场,加快实施科教兴盟战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各种困难,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综合

1999年,我盟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933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3%,增幅高于全区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600万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218465万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269万元,增长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17元,增长10.5%。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4966元/人,提高13.1%。市场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0%。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盟从业人员42.0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0.6万人,减少1.4万人,下降12%。全盟劳动部门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3家,介绍3986人次就业。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全年有6962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共筹集资金790万元,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上缴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发放了失业基本生活费。财政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盟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6353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004万元,增长12.0%;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7349万元。全年财政支出90860万元,增长13.4%。

农业

农业生产以改善生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科技推广为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6亿元(九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9.9%。

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全盟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823.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1%。其中,牛122.8万头,增长4.3%,羊1652.2万只,增长8.7%。年末牲畜存栏达1187.6万头(只)。年内大畜和羊出栏650.6万头(只),其中,出售617.2万头只。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58.7%和94.9%。畜群结构渐趋合理,大畜和羊的母畜比重为64%,良改比重为60.9%,分别比上年提高3.2和4.8个百分点。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盟肉类总产量达16.8万吨,比上年增长5.7%;奶类产量16.8万吨,增长3.7%;羊绒毛产量1.67万吨,增长5.7%;皮张产量为658.8万张,增长11.3%。

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盟粮油总产量达到27.7万吨,比上年下降8.6%。其中,粮食23.87万吨,下降12.6%;油料3.81万吨,增长27%。蔬菜产量达51.69万吨,增长184%。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17360公顷,比上年增长25.1%。本年新育面积242.6公顷,增长9.3%。零星植树239.5万株,增长51.6%。

渔业生产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1250吨,比上年增长11.1%。

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实现总产值8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总收入完成86.30亿元,同比增长23.0%;实交国家税金11510万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利润85168万元,同比增长23.1%。

工业和建筑业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联合嫁接和重组启动,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工业总产值完成16.13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7%;工业增加值完成16.64亿元,增长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20.5万吨,同比增长8.7%;原油98万吨,同比下降12.9%;发电量35360万度,同比下降5.4%;原盐2.8万吨,下降65.4%;乳制品857吨,增长36.7%;烧碱16880吨,增长22.9%。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8.58%,比上年提高了17.1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6.66%,资本保值增值率93.06%,资产负债率34.7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24%,劳动生产率50919元/人,产品销售率97.28%。

建筑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354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全盟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8045万元,与上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34487元/人,同比下降12.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3.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5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盟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07161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75188万元,增长40.0%;其他经济类型完成17802万元,同口径增长0.7%;城镇居民个人投资12831万元,增长85.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70599万元,增长35.5%;更新改造投资21070万元,增长20.0%。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1707万元,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纯碱20万吨/年,原煤开采10万吨,新改建公路1949公里,粮食库容750万公斤,长途电缆260公里,学生席位13690个,学校建筑面积80454平方米。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转变经营方式,拓宽经营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年内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2063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公路客运周转量4822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6%.公路里程达7970公里,新增736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447公里,新增195公里。  全盟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长途电话次数累计达828万次,同比增长20%。本地网电话用户达80619户,同比增长35.5%,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9057部,乡村电话11562部,公用电话2465户。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693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移动电话达15059部,同比增长102.5%。国信寻呼业务收入完成353.5万元,增长82.6%。全年函件达381.83万件,增长10.6%;特快专递3.16万件,增长12.9%。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600.95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4%。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18.0亿元,同比增长9.3%;餐饮业1.89亿元,增长13.1%;制造业1.35亿元,增长3.1%;农业生产者1.91亿元,增长5.7%;其他完成2114万元,下降7.8%。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18.82亿元,增长8.8%;农村牧区零售额4.56亿元,增长8.6%。市场物价持续走低,全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5%。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鲜菜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他均呈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