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1998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政策,以实现“两个提高”统揽全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克服了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9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增幅高于全区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7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增加值19.9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4.74亿元,增长1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78元,增长10.0%。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3232元/人,提高12.8%。市场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分别比上年回落5.2个和5.9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盟城镇从业人员15.5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2.0万人,减少1.7万人,下降12.4%。全盟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3家,介绍3862人次就业。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全年有1.7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共筹集资金590万元,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

财政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职能得到强化,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51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815万元,增长16.2%,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6455万元。全年全盟财政总支出80241万元,增长1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农牧业基础薄弱、经营粗放、科技含量较低;地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再就业压力大;财源单一,后续财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等。

二、农业

1998年,全盟以科技兴农兴牧为重点,推进了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4亿元(九0年不变价),比上年提高15.3%。

畜牧业生产克服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再获丰收。全盟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686.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3%。其中,牛117.7万头,下降7.8%,羊1519.5万只,增长6.9%。年末牲畜存栏达1117.2万头(只)。年内大牲畜和羊出栏为585.2万头(只),其中,出售537.0万头只。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55.88%和93.78%,畜群结构趋于合理,周转速度加快。大牲

畜和羊的母畜比重为60.8%,良改比重为56.1%,分别比上年提高2.2个和5.6个百分点。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盟肉类总产量达15.9万吨,比上年增长3.9%,奶类产量16.2万吨,增长14.1%;羊绒毛产量1.6万吨,与上年持平。皮张产量为591.8万张,增长27.7%。

种植业喜获丰收。全盟粮油总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75.1%。其中,粮食27.3万吨,增长66.5%,油料3万吨,增长233.3%。蔬菜产量达18.2万吨,增长76.1%,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3480公顷,比上年增长128.6%,本年新育面积222公顷,增长100%,零星植树158万株,增长32.8%。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125吨,比上年增长21.2%。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年末实有畜棚畜圈面积18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围栏草场保有面积158.7万公顷,配套草库伦9.4万公顷。植被建设总规模达512万亩,全年人工种草4.5万公顷,改良草场12.4万公顷。防灾意识增强,当年打贮草16.7亿公斤,其中青贮饲料4.7亿公斤。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52.8万千瓦,增长5.7%,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83台,

下降1.0%;小型拖拉机21376台,增长3.0%。全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9858吨,增长9.9%。

乡镇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实交税金9212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深化,改革、改组、改造取得了初步成效。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全盟工业总产值完成15.7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8.7%,工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增长2.3%。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74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村及村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3.6亿元,增长10.7%。

经济效益状况明显好转。全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81.4%,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5.8%,资本保值增值率103.8%,资产负债率37.9%,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8%,劳动生产率37632元/人。产品销售率95.1%。

投资力度加大,建筑企业生产增势较快。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3430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全盟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8045万元,增长29.5%。全员劳动生产率39169元/人,比上年增长51.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加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盟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79929万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55138万元,增长33.3%;集体经济完成935万元,增长94.0%;城镇居民个人投资6924万元,增长85.6%。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52110万元,增长42.6%;更新改造投资17551万元,增长2.6倍。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0184万元,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纯碱20万吨/年;新改建公路963公里;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2500门,粮食仓库1500万公斤,学生席位5063个,学校建筑面积28502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年内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1655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5%;公路客运周转量45685万人公里,增长15.9%。公路通车里程达7234公里,新增112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252公里,新增193公里。

邮电通信建设步伐加快,邮电业务总量明显上升。年内邮电业务总量达9286.9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全盟交换机总容量达89150门。其中,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6256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2894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89150门。全盟话机总数达60018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2017户,住宅电话用户40770户。农村电话用户7469户,公用电话达1771部,移动电话达7437部,全年函件达345.2万件,比上年下降9.0%;特快专递2.8万件,下降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