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表9: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单位:亿元) 指标 2008年末数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248.53 86.60 其中:企事业存款 74.81 34.19 储蓄存款 143.64 40.03 各项贷款余额 144.10 24.10 其中:短期贷款 36.36 5.58 中长期贷款 91.18 10.63 票据融资 16.56 7.89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75.83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股票成交额75.38亿元,下降24.6%;国债成交额255.49万元,增长4.62倍;基金成交额4246.62万元,下降41.4%。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及保险代理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 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2亿元,增长37.6%;人身险保费收入1.83亿元,增长40.8%。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财产险赔付8242万元,同比增长36.1%;寿险给付3516万元,同比增长61.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投入继续加大,惠及数万中小学生。2008年,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继续实行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启动并实施高中阶段贫困在校生补助政策,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零收费,免补资金达2420万元(其中:免教科书费969万元,免作业本费223万元,免住宿费13万元,补贴生活费80万元,高中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补助245万元),惠及56512名中小学生,占全市学生总数的70.6%。年内全市对教育的投入达到15610万元,同比增长52.7%。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全年招收专科学生1050人,与上年相比增加110人;专科在校生2774人,比上年减少8.4%,专任教师146人。 拥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年内招生1600人,毕业1598人,在校生4211人,专任教师47人。 年末全市有中等职业专业学校1所,当年招生1868人,比上年增加133人;在校生3661人,较上年减少169人,毕业679人,较上年减少212人;专任教师169人。普通高级中学7所,当年招生3950人,在校生达11740人,毕业生4158人,专任教师819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优化。年末共有初级中学21所,招生6700人,在校生19139人,毕业生6455人,专任教师1334人。小学37所,招生5428人,在校生35051人,毕业生6757人,专任教师23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人,在校生112人,毕业生7人,专任教师30人。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3404人,专任教师563人。 我市全年科学技术总支出3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年申请专利12项,授权专利6项。取得科技成果11项,获得自治区奖励1项。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3项,合同成交额3350万元,比上年减少9311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92万元,同比增加126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9.09万册,比上年增长19.3%。全市1个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举办演出101场。拥有电视台1座,开播无线电视频道5个,无线电视节目达到5套。年内开通有线电视频道132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1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89.1%。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39%和97.93%。实现了让所有的农区居民都能看上电视听上广播的目标。全市电影院1个,全年放映电影900场,比上年增加474场。其中,送电影下乡、进社区放映电影646场。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0处。乌海地区注册登记的博物馆3座,馆藏文物600多件。《乌海日报》年发行量12000份。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2个。其中,医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个,卫生院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49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健康教育所(站、中心)1个,村卫生室50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47张。其中,医院161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0张,卫生院62张,妇幼保健院132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5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79人。其中执业医师1200人,助理执业医师185人,注册护士1043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664片。其中,体育馆5个(其中,综合体育馆2个),网球馆3个,乒乓球馆4个,门球场2片,塑胶田径场7个,2008年新建标准化塑胶篮球场2个,新建全民健身综合训练馆1处,年内新建职工活动中心2处。年内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成全民健身路径8处。各类街心公园、社区健身场地61片。年内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23.73万人次,全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49.16%。 2008年,全市共获得自治区各类比赛奖牌69枚,比上年增加34枚。其中金牌28枚,银牌23枚,铜牌18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人口)48.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死亡率5.02‰,自然增长率4.58‰。 少数民族人口3.1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81万人。2008年,我市城镇人口45.0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93.26%。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99元,比上年增长1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支出为12920元,比上年增长2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200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8 %,比2007年上涨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76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2平方米。 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7475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农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92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9平方米。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04880人,同比增长32.3%;基本医疗参保174450人,同比增长6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3008 人,同比增长0.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5446人,同比增长25.3%;生育保险67260人,同比增长1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8%。参加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38086人,同比增长1.0%,我市农区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4147户,比上年增加919户;惠及居民为31583人,较上年增加279人;享受农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30户,较上年增加548户;5178名农民受益,比上年增加86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