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状况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连续第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58.8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78.46亿元,增长19.9%。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8.9%,二季度增长17.3%,三季度增长17.3%,四季度增长14.1%。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50036元(折合7314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6%。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0.45%,比上年降低19.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8.94%,比上年提高19.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5.6:33.2调整为1.2:66.2:32.6。 表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240.10 14.1 第一产业 2.76 7.5 第二产业 158.88 11.0 工业 145.69 10.3 建筑业 13.19 19.0 第三产业 78.46 19.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6.51 1.3 批发和零售业 7.16 17.2 住宿和餐饮业 5.52 9.1 金融业 4.0 27.2 房地产业 5.20 -3.8 其他服务业 40.07 35.5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43.2%。财政支出总计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47亿元,增长41.8%。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医疗卫生支出1.34亿元,比上年增长75.3%;教育支出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2%,高于上年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5%,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3%,低于上年1.8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0%,高于上年2.3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上涨1.3%,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8%,高于上年4.8个百分点。除此以外,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0%。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1.08%,高于上年13.8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1.2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07%。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上涨24.73%,高于上年13.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11.9 %,高于上年7.1个百分点。 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 指标名称 2008年 200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5.2 104.2 #服务项目 101.2 101.4 食品类 113.5 111.8 粮食 106.9 103.3 肉禽及其制品 118.6 137.0 菜 122.5 107.0 烟酒及用品 103.0 100.7 衣着 101.3 100.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8 99.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8 98.0 交通和通讯 99.0 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5 99.9 居住 104.3 106.1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4.4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2.59万人。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员1.9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9.3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3.16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0.83万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一产业增加值2.76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4610公顷,比上年下降2.5%;粮食总产量31895吨,增长6.3%。全年蔬菜产量97900吨,增长3.7%;禽蛋产量2448吨,增长16.3%;肉类产量10651吨,增长4.0%;牛奶产量11993吨,增长4.8%;生猪出栏7.87万头,增长25.6%;家禽出栏33.0万只,降低2.4%。 表3: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3.19 6.3 蔬菜总产量 万吨 9.79 3.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07 4.0 禽蛋总产量 万吨 0.24 16.3 牛奶总产量 万吨 1.20 4.8 出栏生猪 万头 7.87 256 出栏家禽 万只 33.0 -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市1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37.69亿元,增长10.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58.95亿元,增长20.14%。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8.25%,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 表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单位:万元)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1376866 10.30 在总计中:轻工业 8441 9.97 重工业 1368425 10.51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96067 9.10 股份制企业 1279629 10.51 在总计中:国有控股企业 589500 20.14 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614684 21.14 2008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6.83%,比上年提高95.7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3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51%;实现利润2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0.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3.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19亿元,同比增长29.33%。 表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628.85 3.2 纯碱 万吨 8.76 3.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27.50 -12.2 焦碳 万吨 392.47 -15.2 烧碱 万吨 8.42 -34.9 电石 万吨 91.84 -19.7 聚氯乙烯树脂 万吨 9.80 -12.4 水泥 万吨 156.80 2.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96.64 43.1 生铁 万吨 45.22 -32.6 铁合金 万吨 32.46 -18.3 泵 台 8601 13.5 白酒 千升 8564 144.3 葡萄酒 千升 1297 35.39 2008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房屋施工面积423.08万平方米,增长34.2%;竣工面积146.36万平方米,增长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