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增加值 590038 28.3 在总计中:轻工业 4108 -17.1 重工业 585931 28.4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44078 22.2 股份制企业 538945 28.5 在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38073 41.9 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283101 16.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8.47%,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82亿元,增长27.9%。 表5: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 位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143 27.0 洗煤 万吨 1207 29.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90.4 54.7 焦碳 万吨 325.2 41.8 烧碱 万吨 10.1 215.0 电石 万吨 66.4 76.8 聚氯乙烯树脂 万吨 5.8 70.3 水泥 万吨 118.5 5.7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73.1 -0.8 生铁 万吨 26.4 35.6 铁合金 万吨 19.6 -9.6 泵 台 4303 -0.7 白酒 吨 1547 60.6 啤酒 吨 8958 -4.4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房屋施工面积162.6万平方米,增长68.1%;竣工面积76.2万平方米,增长62.5%。建筑业效益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8%,比“九五”时期提高24.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8.5亿元,增长23.3%;更新改造投资20.6亿元,增长38.2%;房地产开发投资8.3亿元,增长29.9%。 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继续成为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60.8亿元,增长26.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2%,与上年基本持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4%。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我市确定的40个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9.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6%。截止到年底,已有七个项目交付使用。 表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指 标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0.27 28.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90.07 27.3 其中:房地产开发 8.27 29.9 第一产业 1.15 158.9 第二产业 66.54 46.3 其中:工业 66.50 46.4 第三产业 22.38 -10.0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14.80 -20.0 其中:住宅投资 6.71 53.2 商品房生产需求旺盛。2005年,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2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4%;其中住宅103.4万平方米,增长71.5%。房屋竣工面积57.0万平方米,增长12.6%;其中住宅49.3万平方米,增长50.8%。商品房销售面积84.7万平方米,增长5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73.3 万平方米,增长76.2 %,比上年提高36.9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2.73亿元,增长58.7%;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额9.92亿元,增长120.4%。商品房价格有所上涨,全年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售价为1503元。其中每平方米住宅售价比上年提高了271元。商品房空置面积3.9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58.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6.9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49.4%,比“九五”时期提高40.9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到22.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0.97倍。 “十五”期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累计达到648.85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2.54倍;其中住宅341.53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2.16倍。房屋竣工面积累计达到399.24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2.30倍;其中住宅206.69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1.84倍。 五、国内贸易 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5%。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38亿元,同比增长17.9%;餐饮业零售额4.44亿元,同比增长19.2%。 表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万元 289725 18.0 批发、零售贸易业 万元 243768 17.9 餐饮业 万元 44372 19.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3678万元,同比增长1.9倍;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720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8873万元,同比增长1.17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42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0391万元,增长9.2%。 年末全市连锁商业企业2个,实现零售额789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 “十五”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29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05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8.4%,比“九五”时期高5.8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2005年我市进出口总值达8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出口8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9%。 “十五”期间,我市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5067万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17倍;其中出口3947万美元,增长69.3%。 2005年,我市外资流入继续加快,全市签订利用外资项目93个,合同外资金额5935万美元,同比增长1.99倍;实际利用外资1507万美元,同比增长48.9%。引进国内(市外)资金47.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其中,实际引进区外资金41.24亿元,同比增长35.7%。从外资的产业投向看,主要集中在二产业,投入较多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