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表8:全市进出口总值(单位:万美元) 指标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值 813 -12.5 出口 810 -12.9 进口 3 - 七、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十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 货物运输总量4544万吨,比上年下降12.3%。其中,铁路1877万吨,增长44.1%;公路2677万吨,下降31.3%。“十五”期间,公路货运总量累计达到13025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2.33倍。 旅客运输总量522.33万人,比上年增长19.9%。其中,铁路81.27万人,增长4.2%;公路440万人,增长23.2%;民航1.06万人,增长63.1%。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84.2%、15.6%、0.2%。“十五”期间,客运总量累计达到1710万人,比“九五”时期增长61.8%。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含小公共汽车,下同)线路达到21条,比上年增加4条;运营里程1804公里,比上年增长22.0%。全市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15辆,比上年增加4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952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2190万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4.0%。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88805辆。汽车保有量28058辆,其中,小型汽车12663辆。个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8067辆,其中,个人小型汽车保有量8984辆。 2005年,全市完成交通行业投资69229万元,全年新改建公路163.7公里,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5年我市滨河大道等20多条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及排水工程等公共设施项目共投入资金26405万元,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2005年,全市完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7.93万户,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4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17万户。局用交换机容量达61.6万门,增长12.7%。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1.6线/百人,比上年增加6.6线/百人,比2000年增加25.8线/百人。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1.88万户,年末达到26.4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1.4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9.5部/百人。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512.8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0.2%。全年订销报纸544.4万份,下降2.0%;订销杂志31.95万份,下降39.0%;收寄函件96.2万份,下降5.8%;收寄特快专递8.2万件,增长23.7%。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000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 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全年国内旅游收入62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0%,国内旅游人数20.35万人,同比增长1.9倍。全年入境旅游人数758人,比上年增长27倍,旅游外汇收入16.39万美元,同比增长11倍。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2005年,我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十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0%,比“九五”时期高1.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2.01亿元,比年初增加25.94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34.31亿元,比年初增加6.2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37亿元,比年初增加16.86亿元。中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5.6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4.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21亿元,比年初减少3.8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7.9亿元,比年初增加8.5亿元;票据融资8.5亿元,比年初减少0.5亿元。 表9: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单位:亿元) 指 标 2005年末数 比年初增加额 增加额同比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122.01 25.94 6.16 其中:企事业存款 34.31 6.28 0.14 储蓄存款 79.37 16.86 4.99 各项贷款余额 95.63 4.22 -28.61 其中:短期贷款 19.21 -3.82 7.32 中长期贷款 67.9 8.5 -16.67 票据融资 8.5 -0.47 -4.89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68698万元,比上年下降4.25%。其中股票成交额65183万元,下降6.83%;国债成交额207万元,下降62.2%;基金成交额319万元,下降73.88%。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保费收入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74万元,增长7.1%;人身险保费收入16467万元,增长65.8%。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0.34亿元,比上年下降32.0%;其中财产险赔款2508万元,寿险业务给付84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1所。全年招收专科学生947人,专科在校生达到128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82.6%和283.6%。 年末全市有中等职业专业学校3所,全年招生695人,在校生2510人,毕业生761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4078人,在校生10603人,毕业生3106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优化。年末共有初级中学29所,招生6467人,在校生19926人,毕业生6461人。小学46所,招生5724人,在校生37994人,毕业生630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5人,在校生73人。幼儿园39所,在园幼儿4764人。 年末全市民办学校数达到3所,其中,民办中学2所,民办小学1所。共招生328人,在校生共1054人,毕业生共321人。教职工161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 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总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6.79%。全年申请专利14项,授权专利3项。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1项,其中1项获得自治区奖励。全市签订技术合同51项,合同成交额3834万元,比上年增长87.6%,其中技术交易额255万元,同比增长40.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4.8万册,比2000年末增长8.0%。全市11个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举办演出347场。拥有乌海电视台1座,开播4个频道,电视节目达到32套。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75.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3%和97.2%。实现了让所有的农区居民都能看上电视听上广播的目标。全市各类电影院3个,全年放映电影554场,比2000年增长11.6倍。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文物保护点10处。乌海地区注册登记的博物馆1座,馆藏文物600多件。《乌海日报》年发行量900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