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1 临汾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全市承保总额148.9亿,增长34%。保费收入2.15亿元,增长1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21亿元。赔付金额9033万元,增长59.7%,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4787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371l万元、赔款535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0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产学研”高新技术项目发布洽谈会,签定技术和项目合作意向121项。围绕“三件大事”组织实施了53项科技计划,其中火炬计划4项,星火计划5项,推广计划15项。重点培育扶持了山西华翔实业有限公司、洪洞飞马集团公司、曲沃县晋星糖制品有限公司、山西金座集团临汾塑胶管道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市重点实施了G101油葵新品种、食用菌、微喷节水技术等10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力开展了农村技术承包,安排省级农业技术承包计划11项,地区节划2项。年末全市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发展到9个。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所8个,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覆盖面达到38%,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受检率达95%以上。年末全市共有气象台站18个,气象警报服务网接收用户650个,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台17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17个,增雨6.5千万立方米,利用121气象警报和气象寻呼、电视天气预报媒体等发布气象信息5100多条。

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0年,我市全面启动了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师大临汾学院的建设。通过改革,全市中小学队伍得到优化,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平均年龄下降到40.5岁,3166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全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3218人,在校学生9435人,增加377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4690人,增加4324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4185人。全市高中在校薛生3.7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2.9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4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普通初中学生入学率99.4%。“两基”达标人口覆盖率97%。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24.22万人次,扫除文盲3237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9人。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年末,民办学校发展到296所,在校学生2.4万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市在进一步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积极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文艺表演、竞赛活动。村村通工程基本达标,建立村级有限网114个,MMDS联网113个,村级电视收看室124个,差转台41座,临汾日报社新闻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2000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15个,档案馆22个,发射功率20K中波转播台l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2座,卫星地面站995座县级广播电台13座,有线台12座,无线电视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21.63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3.1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28%。《论思想政治工作虚与实》获全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在第九届山西新闻奖评选中有10件作品获奖,在全省报业研讨会暨第三届广告作品评选会上有5件作品获奖。在全省电视节目评比地市4个一等奖中,我市3部获一等奖。新编现代蒲剧《土坑上的女人》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并由中央、省、市电视台联合改编成四集戏曲电视剧,眉户剧《凤凰岭》荣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优秀奖。全年全市关停150家游戏厅,取缔了3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查获非法出版物2万册,非法音像制品5000多盘,取缔违法行为印刷厂20个。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2000年,全市顺利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标志的农村卫生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40个乡镇卫生院新建、扩建和维修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了病人选医生和住院病人医药费用清单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积极推进。查处了“218医院非医制售制剂案”、“铁路医院非法经营药品案”等重大案件,没收假劣药品价值120余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8个,病床1162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360人,其中医生7749人,护师、护士3524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9个,卫生技术人员969人。妇幼保健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676人。乡镇卫生院240个,卫生技术人员4469人。

体育事业又有新发展。2000年,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40枚、铜牌52枚。赵德宁、王波、窦燕、苏连奎、朱玉莲、赵向丽、潘墩一、郑光毅等运动员在全国十项全能冠军赛、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游泳锦标赛、击剑冠军赛中分别取得前8名的好成绩。投资600万元的地区游泳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继洪洞、临汾、侯马、吉县之后,翼城、隰县成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洪洞县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十二、环境保护

2000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落实“三件大事”为目标,以国务院确定的“一控双达标”世纪环保目标为主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全方位组织实施关停达标和治理达标,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部分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工业污染防止力度加大。相继实施了六·五关停、巩固关停成果、百日攻坚、年终零点行动,共查处违法企业230多家,722个企业关停;炸毁烟囱546根,淘汰焦厂300家;全市581座炼铁厂,除取缔的153家外,其余428家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全年全市共完成环境治理投资4亿多元,2136家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

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投资上亿元的尧都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侯马、霍州集中供热配套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尧都区锅炉、茶浴炉治理率达78%,侯马400多家锅炉使用了清洁燃料,襄汾县全面实行了禁烧烟煤。7至11月份平川县市大气环境质量中主要指标均稳定在三级标准,侯马、曲沃、襄汾等县市接近二级标准,尤其是大气总悬浮微粒比1999年全面降低,降低幅度在1.4%一41.9%之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扭转。

十三、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8元,增长10.3%,剔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0.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790元,增长12.3%,剔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73元,增长14.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95元,增长9.1%,剔除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生活消支出1048元,增长8.7%,剔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