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晋中市统计局

受焦炭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出现下降。全年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031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8%。其中出口39330万美元.下降16.7%,进口986万美元,下降58.9%。当年实现贸易顺差38344万美元。在出口的商品中,资源型产品出口趋缓,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增长。全年全市出口焦炭131万吨,出口额25232万美元,出口额下降28.5%,但依旧是主要出口产品,占出口比重的64.1%;机电产品出口总值7687万美元,增长19.8%,占全市非焦产品出口总值的54.5%,钉丝尤为突出,达到5055万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65.8%。

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2005年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涉及六大洲。出口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日本、马来西亚、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巴西、墨西哥、美国。新兴市场非洲增幅最大,高达650.3%。我市进口市场集中在欧洲、亚洲。

全年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个,当年合同外资金额15003.7万美元,增长176.4%,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59万美元,下降41.9%。

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在平遥国际摄影节活动的带动下,全市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全市开放的旅游区(点)18个。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7.5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52.2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3.3万人次、119.0万人次;累计旅游外汇收入1703.9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3.24亿元,旅游总收入24.6亿元,门票收人1.5亿元。全市星级饭店36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374个。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年全市公路客运量达到2609万人,其中营业性的为1220万人,旅客周转量为14.08亿人公里,均超出上年水平;全年货运量6977万吨,货物周转量37.3亿吨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1.00万辆,比上年增长62.1%,其中,载客汽车5.66万辆,载货汽车3.22万辆。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8818.4公里,其中省道1015.1公里,县级公路1917.1公路,乡级公路5224公里。总里程中等级公路8679.7公里,比上年增加532公里;一级公路183.8公里,高速公路273公里,比上年增加100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9.80亿元,增长8.1%,其中电信17.73亿元,增长6.4%;邮政2.06亿元,增长25.9%。邮政储蓄期末余额72.87亿元,邮政储蓄点109处,邮路总长度(单程)2840公里,邮政汽车106辆。年末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0.08万门,增长7.5%。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5.16万户,增长8.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3.11万户,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61.16万户,增长1.8%;无线市话用户21.15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21.06万户。GSM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3万门,比去年增加了13万门。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6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21亿元,增长48.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前列。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3.09亿元,增长46。8%,地税部门完成13.66亿元,增长51.1%,财政部门完成5.80亿元,增长50.1%。

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执行3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27.6%,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23.2%,科学支出增长52.0%,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32.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22.2%,公检法司支出增长42.4%,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增长48.4%。

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5.5亿元,比年初增加80.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5.7亿元,增长15.O%;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0.4亿元,增长22.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96.2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41.0亿元,比年初增加19.6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406.4亿元,累计现金支出1472.4亿元,货币净投放66.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2.7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亿元。增长4.3%;人身险保费收入8.49亿元,增长9.3%。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机动车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05亿元,增长7.5%。在人身险保费收人中健康险保费收入0.21亿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23亿元。全年全市支付各类赔款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财产险赔款1.2l亿元,人身险赔款0.24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年末全市高等院校达到3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137人,在校生33658人,毕业生6824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46人,在校生3558人,毕业生330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0606人,在校生56907人,毕业生16237人;初中招生51923人,在校生161734人,毕业生57046人。

初中入学巩固率达到96.6%;小学招生42353人,在校生276967人,毕业生5193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96人,在校生596人;幼儿园708所,在园幼儿7.2万人。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8个,全年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21件,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当年价)达到78058万元。全市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40项,市级103项。共投入科技补助资金1264万元,其中国家级290万元,省级481万元,市级493万元。获省级奖2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2项,合同金额5164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创造了一大批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产品,不少县区的文化事业都得到大的发展。我市第五次成功举办了享有盛誉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已成为晋中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晋中的窗口。

9月,我市举办了“晋商国际旅游文化交流节”。来自法国、美国、卢森堡、马来西亚、英国、摩纳哥、荷兰、比利时等8个国家的演员参加了表演。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榆次南庄架火、祁县秧歌、平遥推光漆、介休寒食节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了上报工作。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乡镇文化站118个。广播电台节目9套,电视台11座,已装喇叭(人农户)达到7.6万只,广播人口覆盖率91.6%,电视人口覆盖率97.1%,有线电视用户33.9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