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朔州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98个,比上年增长27.7%。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加工量达3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25万吨,马铃薯加工能力30万吨,杂粮加工能力8万吨,油料加工能力5万吨,甜菜加工能力40万吨。

全市农机总动力年末数174.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782台,增长5.3%;农用水泵10968台,增长3.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达到121.71千公顷和88.19千公顷,分别比上年提高1.1%和1.2%。

年末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255个,带动农户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6%。

全市耕地年末保有量为547.97万亩,比上年的548.88万亩减少0.91万亩。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85万吨,比上年增长4.7%;地膜使用量2892吨,增长2.3%;地膜覆盖面积61.3千公顷,增长7.7%;农药使用量656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不包括县办工业、城镇生活用电)16321万千瓦小时,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4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增速居全省第三。

主要工业品生产全面增长。见下表:

表3:2007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幅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10822.81        16.4

洗煤(万吨)         8356.86        26.2

发电量(亿千瓦时)         224.21        0.8

乳制品(万吨)         44.41        73.7

日用陶瓷(万件)         39929        19.7

水泥(万吨)         75.21        5.2

合成氨(万吨)         16        16.8

农用氮、磷、钾化肥(万吨)         10.65        18.2

电石(万吨)         64.3        -18.4

石墨及碳素制品(吨)         1689        -38.6

铁合金(万吨)         12.3        51.7

啤酒(千升)         3682        -49.7

白酒(千升)         1515        88.0

工业企业运行效益持续提高。全市1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实现利税65.58亿元,增长28.1%;实现利润26.92亿元,增长18.5%。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税32.09亿元,增长22.1%;地方企业实现利税33.48亿元,增长34.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67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实现工程结算利润2.44亿元,增长51.7%。建筑企业建筑施工面积14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96万平方米,增长13.5%。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96.55万平方米,增长1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94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42.7亿元,比上年增长57%;房地产投资10.4亿元,增长50%;农村非农户投资10.22亿元,增长142.3%。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126.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1%;商品房销售面积64.48万平方米,增长35.2%。

图4:2003年-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各年完成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137.31亿元,比上年增长60.6%;中央项目投资15.63亿元,增长62.9%。按县区分,朔城区全年投资42.08亿元,增长42.9%;平鲁区33.45亿元,增长547.8%;山阴县20.75亿元,增长30.8%;怀仁县34.36亿元,增长43.6%;应县13.02亿元,增长62.5%;右玉县9.27亿元,增长245.4%。

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二产业投资92.7亿元,增长87.7%,第三产业投资55.3亿元,增长33.1%。第二产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到60.6%。其中采矿业投资41.5亿元,比上年增长76.5%;制造业投资27.4亿元,比上年增长97.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3.8亿元,增长97.9%;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7.56亿元,增长1.26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4.27亿元,增长4.88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67亿元,增长2.11倍;交通运输业投资8.0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全市在建项目322个,比上年增加95个,增长41.9%;投产项目212个,比上年增加136个,增长1.8倍。在建项目竣工投产率达65.8%,比上年提高32.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3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倍;竣工房屋面积273.31万平方米,增长1.14倍。

全市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045万吨/年,洗煤1250万吨/年,火力发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其他发电3.37万千瓦,水泥30万吨/年,氮肥生产能力5万吨/年,磷肥生产能力3.5万吨/年,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1万吨/日,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3公里,城市永久性桥梁1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53万个,宾馆、招待所客房数766间。

五、国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