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 (2000年2月29日) 199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三年变样、五年变强、富民为本、强区升位”的发展目标,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认真落实扩大内需、增加投入、启动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据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6.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6亿元,比上年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26.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23.0:45.2:31.8调整到19.8:46.7:33.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为5609元,比上年增长4.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98.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6%。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启动市场难度大,企业改革难度大,再就业工作压力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降。1999年,全区农业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主要产品产量均略有下降:粮食总产量55.4万吨,比上年下降2.0%;油料7375吨,下降13.5%;水果81065吨,下降11.9%。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新增造林面积9.3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7.2万亩,累计达到12.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2%,比上年有所提高。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生猪出栏89.74万头,比上年下降0.5%;牛出栏16954头,比上年增长14.1%;山羊出栏90624头,增长10.2%;蚕茧产量1017吨,下降8.1%;水产品产量0.87万吨,增长4.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年末拥有农用动力机械总动力25.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817台,功率2.44万千瓦,分别增长44.9%和35.6%。各类农用拖拉机785台,增长32.8%,农用运输车1027台,增长52.6%。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6万吨,增长3.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保持上年水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0平方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明显好转。全区工业通过抓大盘强,推进企业改制,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154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0,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33.4%。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其以上的建筑企业134个。实现利润3854万元,比上年下降4.0%,税金总额7587万元,增长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9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69亿元,比上年下降0.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36亿元,下降9.3%,房地产开发投资7.75亿元,增长98.3%。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511.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5%,竣工面积349.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0%。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9.4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新增5.09亿元,更新改造新增1.44亿元。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渔背山水利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为计划总投资的112.7%。红溪沟码头累计完成投资5059万元,为计划总投资的55.2%。甘宁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9039万元,为计划总投资的58.5%。达万铁路万州段当年完成投资19916万元。万安大桥、万州大桥进展较快,五桥机场、万梁高速公路、驷马桥工程年底前均正式开工建设。 五、城市建设和移民搬迁 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1999年,全区城市建设围绕建设重庆市第二大都市的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资金16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万州城市总体规划通过重庆市市级评审,完成了旧城控制性详规和高笋塘改造初审;强化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查处违法建设400件,面积86416m2;投资2201万元建成城区自来水管网、加压站工程建设,城区日供水总能力达到20.2万m3,兴建了北山观、牌楼、映水等三座加压站,铺设输水管10.8公里;提前完成五桥天燃气工程,铺设管线6300米;全年开工建设安居工程34.5万m2,已竣工11万m2;如期完成长岭垃圾场一期工程,累计投资达820万元;全年投资650万元,基本完成城区灯饰工程;改造了环保支路、广电支路、建筑职中支路;改扩建公厕和垃圾站各10座,新建10座公厕、11座垃圾站;全年投资160多万元完成了王牌路、沙龙路太白岩中段护坡绿化,五桥香炉山公园开工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市容市貌得到进一步改善;规范完善建筑市场,建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移民工作进展顺利。1999年是三峡库区进入二期移民攻坚阶段的第二年。全年完成移民项目投资105257万元,移民建房67万平方米,建房搬迁安置移民20569人,生产安置农村移民3219人。完成企业迁建36户。 六、交通、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基本平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量992.6万吨,比上年减3.3%。旅客运输量4446万人次,比上年减4.7%。 邮电通信强劲增长。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9465万元,比上年增长38.5%。全年新增市农话程控交换机容量5.55万门,总容量达到18.7万门。全区新增市、农话用户2.64万户,总用户发展到10.64万户,国际互联网达到1348户。 七、国内贸易和外资外经 消费品零售市场平稳。199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市场有所萎缩,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25亿元,下降2.1%。集市贸易发展较快,成交额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27.66亿元,销售总额32.78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0%和1.2%,年末商品库存总额比年初下降15.3%。 外贸出口形势较好。1999年,全区开展了以推进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整治软环境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外开放取得较好成绩。全年新增“三资”企业17家,累计发展到97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值20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自营出口总值1842万美元,增长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