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双桥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重庆市双桥区统计局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努力建设一个园区,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着力优化三个环境”的经济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团结奋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呈现新的活力,地方投资增势强劲,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初步统计,200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334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3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0907万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5384万元,增长9.7%。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891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折美元为2284美元),比上年增加1566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4:80.2:17.4调整为2.3:80.3:17.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加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启动不够;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产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一、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5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15%,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提高,比上年增加346公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87公顷,种植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8.3%。全年粮食产量8604吨,比上年增长8.1%;油料产量106吨,下降54.8%;水果产量(含果用瓜)547吨,下降2.0%;蔬菜产量3812吨,增长9.8%。全区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15万元,林业产值88万元,牧业产值1783万元,渔业产值25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0万元,产值结构比为39:2:49:7:3。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牲畜品种改良的实施,以及畜产品市场价格较大幅度上扬,使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出栏肥猪21780头,比上年增长10.0%,家禽出栏13.43万只,增长10.0%,肉类总产量2009吨,增长6.6%。

林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林业产值增长20.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6亩,幼林抚育面积4公顷,四旁绿化植树0.5万株。全年水产品产量350吨,比上年增长5.7%。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共有乡镇企业158个,年末从业人数6635人,全年实现总产值126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实现增加值270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营业收入131680万元,增长21.5%;实现利润4097万元,增长48.6%;实际入库税金2876万元,增长20.9%。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6145万元,增长13.1%,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9%,较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为全区经济贡献了9.7个点的增速。2004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单位282个,共实现产值44亿元,下降2.0%,其中区属工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7.1%;辖区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个,比上年增加4个,共实现产值39亿元,下降2.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6%,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9.7亿元,增长4.7%。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全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1%,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5%。在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非汽车行业产值所占比重为7.5%,较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以股份制企业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33832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86.8%。2004年全区实现工业品出****货值1854万元,下降1.3%。

辖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生产载重汽车15402辆,下降3.8%;改装车产量1411辆,下降21.7%;生产配混合饲料133086吨,增长35.8%。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辖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6%,较去年下降69.6个百分点,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7.6%,较去年下降9.4个百分点。全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2961万元,增长38.1%,实现利润总额4138万元,下降67.2%。

建筑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面积8.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3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投资类别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388万元,增长37.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935万元,下降23.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967万元,增长57.3%,其他投资692万元,增长78.8%。从投资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3608万元,下降18.9%;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5510万元,增长9.2倍。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下降,非国有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国有单位投资完成3832万元,下降20.1%;非国有投资完成30150万元,增长119.3%,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88.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全年确定的27个大项目,43个子项目中,有13个大项目,23个子项目已基本完工。天星公路、双珠公路、龙建公路、太平公路、玻钢件等项目已完工。新世纪化纤、廉租住房、四方井片区整治续建、标准厂房、区财政局综合大楼、3000亩优质水果基地和700亩蔬菜基地等项目顺利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正安物流公司库房、专用汽车公司6000辆重型汽车技改、凯恩公司三期技改等项目顺利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30万元,启动了车城工业园区车城大道沿线风貌设计,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车城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及环道;启动了区卫生疾控中心和区生殖健康中心等社会公用设施建设;新建农民新村一个。扩大建成区面积0.25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716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580人,年末城镇化率为86.4%。全年投入维护经费13万元,对主城区主干道、次干道、下水道、路灯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维护。新增园林绿地1040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48%,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7.5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