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接待中外游客720.69万人,其中海外游客63.4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60.9%;景区门票收入7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0.6%;旅行社营业收入7069.9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20家、旅行社17家。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55亿元,增长22.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9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69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5亿元,增长11.2%。全年个体行业零售额4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71.93亿元,其中批发业136.70亿元,零售业35.23亿元。市场成交活跃,全市有各类市场64个,商品成交额563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列入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亿元,达537.38亿元。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7.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出口81.23亿美元,进口76.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7.2%。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4.5亿美元和41.4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79.4%和51.0%。在全市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41.87亿美元,其中出口70.6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10.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的90.2%和90%。在商务部评定的2006-2007年度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我市有7家企业榜上有名。 全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09项,注册外资12.27亿美元,增资项目200项,注册外资5.08亿美元,合计新增注册外资17.3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7.1%;实际到帐外资7.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市新批项目中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88项。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3644.3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380万美元,新批外派劳务人员115人。新批准投资境外企业1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00.07亿元,增长16.2%;本外币贷款余额574.38亿元,比年初增加103.32亿元,增长21.9%。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87.63亿元,比年初增加99.4亿元,增长16.9%,人均储蓄额36187元,比上年提高1623元。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24.89亿元,比年初增加90.96亿元,增长21.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款169.50亿元,比年初增加36.60亿元。年末签发承兑汇票余额126.47亿元,比年初增加21.54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672.48亿元、现金支出1785.20亿元,累计净投放112.7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2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79亿元。各类赔付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年末登记开户数3.70万户,全年实现证券交易额793.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倍。 九、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75.10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入6.64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5.64亿元,交通运输投入32.41亿元,社会事业投入10.39亿元,水利环保投入2.52亿元,商贸流通投入7.50亿元。各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新吴江汽车站投入运行,震泽中学城区新校建成启用,区域供水工程二期加快建设,江苏盛泽医院开工建设。城市绿化覆盖达45.5%,提高1.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率56.63%。吴江再度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今年,相继建成江苏省级“绿色学校”三所、国家级“绿色社区”先进单位1家、江苏省级6家。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技术核查。通过实施25项减排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任务。全市主要河流、湖泊基本保持在三-四类水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1.0分。 十、科技和教育 全市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年末全市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当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7家,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产品85项,累计达267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6.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7%,共有85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全市的专利申请量大幅攀升,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8636件,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其中发明专利1508件,占总量的17.46%,位列各县市第一,专利授权量1282件,同比增长78.8%。我市被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市。 年末全市共有小学37所、初级中学26所、高级中学8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3所;全市在校中小学学生总数94259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为41998人,初中在校学生为3005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15626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为6584人,年末全市共有专任教师6635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30场次,观众达40万人次。“十镇(区)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共演出20场次,上演节目300余个,参与演出的群众演员超过2000人次。在各镇区建成9个图书馆分馆和109个“农家书屋”,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60万人次,外借图书35万册次。市档案馆被认定为江苏省特一级档案馆。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7324户,全市累计用户达到23.75万户。2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有线电视村,并全部达到了“户户通”村覆盖标准,成为全省第二个“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919人,拥有床位数4125张,全年累计完成诊疗38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2万人次,收治病人6.83万人,全市参加无偿献血10501人次。全市合作医疗镇村覆盖率100%,参保率97.33%。总占地面积205.9 亩,总投资3.6亿人民币的江苏盛泽医院开工奠基。 今年除举办市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外,还承办和举办了全国男排大奖赛、第21届“同里杯”中国天元围棋赛、第二届华东地区环太湖体育圈二省一市“特步杯”篮球联赛等重要赛事。在江苏省县级体育工作考核评定中,再次获得全省第一,连续四年名列江苏省前三、苏州市第一。同时被评为2007年江苏省县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通过了体育强县(市)的检查验收,成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县(市)之一。全市九个镇全部获得“江苏省首批体育强镇”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