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苏州市吴江市统计局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实施五大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全国百强县排名位居第九、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第四的好成绩。

一、综合

全市经济在优化结构中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8亿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18元,比上年增长23.4%,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8143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第二产业增加值3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16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在提升层次中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为 3.4:64.2:32.4。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2.76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7%。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新成绩。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06亿元。夏粮亩产263.1公斤,油菜亩产160.4公斤,水稻亩产587.1公斤。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较快发展。年末累计无公害农产品71只、绿色农产品 86只、有机农产品3只。建成了全国首家受农业部委托的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吴江苗圃荣登2006年全国十佳苗圃榜首。震泽新申农庄被评为“江苏省观光农业园”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村机械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09 万千瓦,拥有各类大中型农用拖拉机380台,农林牧渔业用电量 8553万千瓦时。全年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8500 万元,防汛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粮食

油料

蚕茧

水果

禽蛋

水产品

出栏肉猪

万头

218999

20343

2902

12738

8160

78935

36.62

40.8

10.4

9.0

-13.0

2.3

0.1

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实现利税总额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销售产值14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产销率为98.04%。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7.80%,比上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95.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5%。

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丝织品

印染丝织品

服装

合成纤维

通讯电缆

光缆

聚酯切片

工业缝纫机

亚麻布

显示器

手机

笔记本电脑

万米

万米

万件

万吨

万对公里

万芯公里

万吨

万台

万米

万台

万台

万台

1057795

277075

25448

78.26

2621

575

17.98

27.15

2000

390

1050

86

37.0

10.3

17.4

15.3

16.9

50.9

2.6

9.2

26.6

39.3

50.0

-21.8

集群产业取得强势发展。3大支柱产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85.7亿元、384.06亿元和122.4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6%,分别增长20%、18%和54%。三大区域经济地位日益凸现。吴江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和盛泽镇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0.73亿元、134.57亿元和291.7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2%。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97家,比上年增加39家,超 10亿元企业25家,比上年增加2家。震泽镇被命名为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亨通光电牌、永鼎牌、通鼎牌通信光缆、宝带牌袋除尘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增省名牌产品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8件。

全市建筑行业发展平稳。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71.5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7.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7.5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投资增长方式出现了较大转变,投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投资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11亿元,比上年下降3.6%;第二产业投资150.7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投资85.21亿元,增长19.2%。完成工业投资额150.7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在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投资额186.44亿元,增长23.5%,占比79.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达819个(不含房地产和私人建房),计划总投资335.29亿元,其中个体私营投资项目665个,占总量的81.2%。本年新开工项目610个,上年结转项目209个,年末已竣工投产项目512个。实现新增固定资产167.5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