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人口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7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3‰,死亡率为8.22‰,自然增长率为-1.79‰;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5.97万人,非农业人口19.80万人。暂住人口24.49万人,比上年增长25.7%。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改进。继续创新思路,建立多层次、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实现职业培训的新发展,推进就业渠道多元化,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机制。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3391个,其中:本地新增就业岗位11142个。全年安置各类人员20094人,其中城镇失业和失业人员6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45人;本市农村人员实现转移就业6245人,净增就业712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低于市政府城镇登记失业率3.4的目标任务0.53个百分点。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新增失业保险17494人,城镇失业保险城镇覆盖面为98.5%,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为98.3%,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为96.6%。2005年社会保障情况表见附表。 人民生活 加大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扩大社会就业,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11.9%。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1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9%和30.3%。食品消费结构继续优化,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3.6%,农村居民为33.0%,分别比上年下降2.3和2个百分点。文教娱乐成为广大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城镇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9.1%和17.3%。2005年城乡居民收支情况表见附表。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空调188台、影碟机44台、电话322部、照相机57架、家用电脑67台、热水器102台。2005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见附表。 我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83台、轻骑和摩托车178辆、热水器91台、移动电话189部、家用空调88台、家用电脑20台。2005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表见附表。 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66.6平方米。 2005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创新投入不足,知名品牌经济规模比较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比较小,工业产业链接短、效益起伏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能源及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高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被征地农民统筹就业还需进一步加强,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较重等等。 说明: 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