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张家港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0元,比上年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6943元,增长11.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41万元,增长13.7%。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就业岗位3.7万个,398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74023名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8459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农保转城保手续,市财政拨款500万元,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实行市镇代缴,全年实现农民减负总额达到3177万元。扶贫济困工作成效明显。市财政拨款5020万元,用于贫困户住房帮建、农村危桥改造、受灾群众安置、贫困子女助学、大病医疗补助等,低收入和特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取得了抗非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年初确定的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再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纯农民养老保险、市区成片林、村组河道疏浚、危桥整治、金港大道改造、小灵通无线市话、经济适用房等9项工程顺利竣工,其它工程正按计划抓紧实施。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编制实施了《张家港市区域卫生规划》。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多项体育大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考录取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8%和51.6%,继续在苏州市保持领先。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诚信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中试测评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首批荣获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塘桥镇成为苏州市第一个“信用镇”。7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全市90%以上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文化、广电事业加快发展,被评为省“文化示范市”和“有线电视示范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巩固,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国防动员、兵员征集、人民防空得到加强,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2003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任务仍很艰巨,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还不强,民营经济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比较突出,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增收难度加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注:本公报统计数据为预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