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23.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进口总额7.72亿美元,下降2.7%;出口总额15.95亿美元,增长16.6%。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7 个,实际到帐外资6007万美元,增长5.4%。 对内招商引资发展迅速。2008年引进国内资金48.2亿元,增长10.3%。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01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税形势良好。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0.85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5.95亿元,增长14%,占GDP比重为8.11%。财政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9.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3亿元,增长13.2%。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3.41亿元,比年初增长17.09%,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16.3亿元,增长15.27%;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36.28亿元,增长17.0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3.77亿元,比年初增长14.6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43.41亿元,增长15.25%。 九、科技和教育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全年共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29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4项,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2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省级以上奖励1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量387件,比上年增长了46.0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02件,增长278%。专利授权178件,增长17.9%,专利实施量233件,增长44.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企业共建立市级以上技术中心4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总数达到15家。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8家,从事技术贸易活动的人员达542人。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项,合同金额5300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成人中专1所,在校学生361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1030人;普通初中12所,在校学生18334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2116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园在园幼儿782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0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室4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0个(其中含镇放映队9个),其中电影院1座。全年组织放映场次2280余场。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5个,门诊部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85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620张。卫生技术人员659人,其中医生367人。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全区共举办了区级以上较大型体育活动15次。在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2个。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46枚,其中,金牌52枚,银牌44枚,铜牌50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为9.41‰,人口死亡率4.96‰,人口自然增长率4.4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1.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2.63万人,占总人口的71.86%;农业人口8.86万人,占总人口的28.14%;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99.17:100。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7元,增长13.83%;农民人均纯收入9093元,增长9.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21元,增长12.6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2元,增长4%。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收养性单位9家,共有床位828张,收养669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有63507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11929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有7121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371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1622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普遍推广,有889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注:1、本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绝对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