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威海市环翠区统计局 2009年2月1日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区委发展目标和思路,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按大口径(即包括草庙子镇)236.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1.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6.93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94.32亿元,增长15.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38%、53.71%和39.91%。 按小口径(即扣除草庙子镇等因素)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99.74亿元,增长10.36%;第三产业增加值82.41亿元,增长16.7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6%、50.73%和41.91%。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小口径下同)762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4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11.87万人,下降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059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672人。 物价总水平涨幅压力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4%,涨幅较上年上升0.2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2%,消费品价格上涨5.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26%,涨幅上升3.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28%,涨幅上升7.8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1%,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10.4%。 二、农业 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74%。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增长13.78%;牧业产值2.2亿元,增长32.75%。渔业产值22亿元,增长3.71%。 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粮食产量稳中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31047吨,比上年增产10.56%。其中夏粮产量12370吨,增产40.46%;秋粮产量18677吨,减产3.1%;花生总产量9663吨,减少1.39%。蔬菜总产量42060吨,增产1.36%;果品总产量37991吨,增长11.92%。 林业生产相对平稳。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区突出抓了荒山、荒地、荒滩、沿路、沿河、沿海和环城绿化,全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09公顷,森林管护面积1221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6.8%。 畜牧业发展有增有减。全年肉类总产量4776吨, 比上年增长21.62%。其中猪肉3013吨,增产27.3%。羊牛奶产量13760吨,比上年减少14.96%。禽蛋总产量5216吨,减产17.25%。生猪年末存栏23761头,羊年末存栏5566头,大牲畜年末存栏5316头,家禽年末存栏67万只。 渔业生产相对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32.03万吨,比上年增长3.16%。其中海洋捕捞量为 12.19万吨,增长0.91%。水产养殖面积7400公顷,养殖产量达到19.84万吨,增长4.5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06万千瓦,增长0.18%;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999台,与上一年持平;农用拖拉机8583台,增长0.18%;农用汽车675辆,增长3.9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291吨,下降2.83%;地膜覆盖面积1728公顷,下降5.88%。农村用电量56623万千瓦时,减少6.7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3千公顷,增长5.29%。 三、工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131个;实现增加值77.45亿元,增长11.8%。 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9.31%,比年初提高3.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7.31%。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在重点考核的26种产品中,较上年同期增产的有15种,其中增幅前五名的产品分别是化学纤维增产424.46%、铸造机械43.1%、皮革服装40%、塑料制品37.24%、饮料酒36.7%。 工业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5.3亿元,增长20.64%;实现利税总额20.74亿元,下降2.82%;实现利润总额10.99亿元,下降15.36%。产品销售率98.17%。成本费用利润率3.67%;资本保值增值率109.61%;总资产贡献率25.86%,下降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3.6%,提高0.2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69次,加快0.17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平稳增长。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适度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81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6.66亿元,增长34.8%。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37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规模158亿元。施工项目104个,竣工项目59个,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56.7%;新增固定资产70.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2.9%。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21.8亿元,增长101.9%。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92.3万平方米,增长25.7%。竣工面积30.4万平方米,增长22.9%。商品房销售面积32.2万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到96.8%。商品房销售额15.2亿元,增长34.3%,其中住宅销售额占到96.2%。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18亿元,同比增长35.04%。 五、交通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1934万人次,增长11%;货运量4526万吨,增长13.2%。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2%和24.9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5%。 全年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9.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18亿元,增长16.9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3亿元,增长7.2%。 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总量、经营领域、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8.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