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水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4年,全县工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利税大户培植、技术创新,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素质,着力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共实现工业增加值43.35亿元,增长23.2%,完成工业总产值156.79亿元,增长30.25%。12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0.65亿元,增长25%;实现工业总产值72.79亿元,增长33.7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0%,提高2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60亿元,增长22.52%;其中:利润2.89亿元,增长19.4%;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0.11亿元,增长36.3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降低2个百分点;工业产成品存货4.59亿元,增长97.27%;应收帐款净额2.92亿元,增长61.69%。 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利税大户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4年,9户利税过千万元的利税大户企业共实现利税41895.7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74.77%,其中,有1户利税过亿元,1户过8000万元,2户过4000万元,1户过3000万元,2户过2000万元,2户过1000万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3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640万元,增长48.4%。国有及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完成投资118649万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4700万元,增长44.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2018万元,降低22.1%;房地产开发单位完成投资25931万元,增长100.0%。集体经济单位完成投资147573万元,增长77.0%。其中:城镇集体完成18320万元,增长15.4%;农村集体完成129253万元,增长91.5%。个体经济单位完成投资75418万元,增长21.1%。其中:城镇个体完成38418万元,增长36.0%;农村个体完成37000万元,增长8.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2004年,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438个,总投资规模达到45197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64507万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完成投资200299万元;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76个,完成投资155760万元;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投资87147万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投资64947万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个,完成投资46442万元。 五、运输邮电电力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全年道路建设里程达到1056.5公里,两个年度共完成1248.4公里,总投资3.15亿元。2004年底,全县拥有省道7条,238.8公里;县乡等级以上公路达到49条,总里程达到769.4公里。县乡油路达到357.9公里,农村油路达到1214.8公里;截止2004年底,有12个乡镇实现村村通,938个行政村通客车。2004年,全年完成货运量726万吨,货物周转量31596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573.1万人,客运周转量29235.2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583.76万元,增长0.08%;邮政业务收入达到2211.36万元,增长0.2%。函件业务完成447万件,其中:邮送广告完成243万件,商业信函36万件;汇票业务(出口)完成2.39万笔;订销报纸累计份数535.9万份,杂志累计份数43.0万份;邮政储蓄期末余额8.06亿元。2004年底,我县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22万户;电话入户率达到48.5%;电话普及率达到16.7部/百人;年末小灵通用户达到1.63万户;宽带网用户达到0.5万户;移动通信用户达到12.8万户。 电力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电力设施改造共投资4400万元,改造10KV线路160.18公里,35KV线路25.47公里。全县供电量首次突破7亿千瓦时大关,达到71498万千瓦时,增长14.8%,其中:工业用电量达到55211万千瓦时,增长17.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达到9726万千瓦时,增长4.4%。 六、国内外贸易及旅游餐饮服务业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075万元,增长13.8%。按销售地区分,县的零售额121370万元(指县城及城关镇地区实现的零售额),县以下的零售额135705万元,分别增长12.5%和15.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17039万元,个体经济实现155241万元,私营经济实现14790万元,分别增长-4.4%、14.4%和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6623万元,餐饮业实现27218万元,分别增长13.5%和17.7%。 对外经贸及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好成绩。2004年,全县共引进县外资金项目358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1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09亿元,分别增长20.16%和48.86%;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个,外商追加投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1107万美元,增长216.3%。实现进出口总额10798万美元,增长40.1%,其中出口7388万美元,增长40.7%;加工贸易出口2462万美元,增长76.1%。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全年旅游开发建设投入3800万元,各重点旅游区接待游客127万人次,旅游收入1.6亿元,分别增长82.1%和102%;重点旅游企业交纳税收300多万元。到2004年底,全县列入省旅游开发计划景区有5处,发展旅行社4家,级酒店2家,编制完成重点旅游景区规划8处,已开发旅游区5处,其中国家AA级旅游区2处,省级地质公园一处。“五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38.6万人次,接待旅游人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位,旅游总收入4800万元。“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增长350%;旅游总收入6240万元,增长202%。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4594万元,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32588万元,增长17.7%。工商企业税收完成13926万元,增长10.2%。财政支出59525万元,增长18.6%。国、地“两税”全年共实现税收37175万元,增长18.2%;其中:第二产业实现税收27845万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实现税收9330万元,增长2.0%。 金融形势较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2605万元,增长12.43%。其中,企业存款达到61346万元,增长24.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1183万元,增长12.7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97626万元,扣除剥变离划转后,增长14.29%;其中,短期贷款252452万元,减少0.75%;农业贷款119377万元,增长3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