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南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9 临沂市沂南县统计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抢抓机遇,赶超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干事创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6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增速提高4.7个百分点,创历史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1亿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3.01亿元,增长16.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55.5%和3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9.8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6:44.4:39.0,调整为20.8:45.0:34.2。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仍处主导地位,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8.4个百分点。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强势推进,资产重组取得新成效。一批困难企业借助外地强企盘活资产。如临沂华盛集团完成了对华日集团整体重组和县酒厂改制,改革使工业经济焕发蓬勃生机。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对种粮户实行直补,严格执行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

民营经济迈向新台阶。2004年底,全县民营企业达到23899家,总资产达到42.3亿元,从业人员15.2万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61家,实现产值12.3亿元,增长32%;实现利税0.85亿元。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全年引进县外投资项目291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2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41亿元,分别增长4.7%和23.8%。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总量偏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缺少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安全生产隐患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农业

今年以来,受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支持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取得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4.55亿元,增长19.4%,其中农业产值16.05亿元,林业产值0.95亿元,畜牧业产值7.00亿元,渔业产值0.1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8亿元。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粮经比例达到 54.06:45.94。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比例为65.4:3.9:28.5:0.7:1.5。

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57.78万亩,同比增加9.85万亩。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58万亩,同比增加6.96万亩,增长7.5%,实现粮食总产298983吨,同比增长23.4%。其中,夏粮总产126964吨,同比增长34.7%;秋粮总产172019吨,同比增长16.2%。在秋季粮食作物中,全县今年稻谷面积4.28万亩,实现总产20275吨;玉米播种面积31.69万亩, 实现总产99689吨,同比增长72.5%;地瓜面积12.7万亩,总产43576吨,同比依次下降28.1%和31.2%;花生面积30.09万亩,总产73186吨,比去年面积减少0.52万亩,总产增长33.0%;棉花生产反弹回升,播种面积2.24万亩,总产1923吨,同比分别增长90.9%、99.3%;烤烟面积  4.11万亩, 烤烟总产4717吨,同比依次增长11.8%、5.9%;蔬菜面积20.53万亩,实现总产73.7万吨,同比增长18.9%,水果面积14.92万亩,水果产量9.9万吨。

林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1万亩,幼林抚育面积  28.35万亩,育苗面积0.49万亩,干果产量0.63万吨。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实现5.08万吨,增长17.9%;奶类产量0.21万吨,增长94.7%;禽蛋产量1.16万吨;生猪出栏33.57万头,增长7.5%;家禽出栏1324.58万只,增长80.4%。

渔业生产出现滑坡。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8015亩,与去年持平,水产品产量2386万吨,同比下降5.5%。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49.95万千瓦,增长24.5%,农用拖拉机48389台。农村用电量7573万千瓦时,增长9.6%。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4.04万吨,增长10.4%。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00.29万亩。

三、工业

全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工业振兴”计划,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等活动,狠抓中小企业壮大工程的实施,加强银企对接,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6.68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增加值8.17亿元,增长20.6%。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0.57亿元,增长14.0%;集体企业0.35亿元,下降15.3%;股份合作企业5.15亿元,增长1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0.84亿元,增长24.5%。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67亿元和3.5亿元,分别增长14.4%和28.1%。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43亿元,增长36.2%;实现利税1.91亿元,增长39.5%;实现利润0.91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6.5%,缩小0.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7.43%上升1.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5.0%下降1.2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82次加快0.5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8%下降0.0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1.5亿元,增长56.6%。

投资总量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22.86亿元,同比增长43.3%。按产业分,一产完成投资0.37亿元,二产完成投资16.06亿元,三产完成6.43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29%;集体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162%;个体投资完成20.5亿元,增长57.4%。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1亿元,增长200%;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4亿元,下降53%。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313万元,增长16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40万元,占房地产投资的45%。销售商品房9504平方米,全部由个人购买。房屋当年施工面积80570平方米,增长348%。竣工商品房面积44000平方米,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