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水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0 临沂市沂水县统计局

五、运输邮电电力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00年,全县狠抓了公路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97.4公里。2000年,全年完成货运量695万吨,货物周转量4011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9%和6.5%;完成客运量544.6万人,客运周转量17386.9万人公里,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县城公交车已达35辆,营运线路4条。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79万元,增长34.4%;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016万元(含移动通讯业务总量),增长21.64%。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81万门,住宅电话用户已达60938户,并安装IC电话231部。

电力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年内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后,电力设施陈旧状况得到改观,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供电量41927万千瓦小时,增长7.0%。

六、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033万元,增长12.1%。其中:县的零售额63456万元(指县城及城关镇地区实现的零售额),县以下的零售额76577万元,分别增长13.7%和10.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9590万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72559万元,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6263万元,分别增长6.7%、17.2%和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82785万元,餐饮业实现10679万元,制造业实现24186万元,农业生产者实现21701万元,分别增长8.5%、38.0%、15.6%、12.1%。

集市贸易日趋活跃。2000年,共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96451万元,增长2.5%。

对外经贸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0年,我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面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外经贸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全年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5家;合同利用外资76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0万美元,分别增长213.3%和169.8%;全年完成出口供货额4.6亿元,自营出口创汇1680万美元,分别增长12%和50%。

物价开始回升。200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2%,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3.3%。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2533万元,增长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558万元,增长12%。财政总支出36456万元,增长11.3%。

金融形势较为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17851万元,增长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66168万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30270万元,增长3.9%。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县保险金额23.57亿元,减少19.5%;保费收入5336.5万元,增长6.7%;支付赔款1536.8万元。

八、科技文教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2000年全县共承担省、市、县科研计划项目52项,取得省科技成果1项、市科技成果4项。到2000年末,全县累计专利申请量已达162项,列全市各县区之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县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5033名学生,比1999年多输送1764名。其中本科1018名,比1999年多271名。2000年末,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5438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819人,普通中学95447人,小学96466人,职业中学495人,特殊教育学校211人。年末各类学校专任教师8701人,每一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为22.46人。2000年,全县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722万元,增长13.0%,增长速度比全县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高1.7个百分点。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末,民办中小学已发展到7处,在校学生数1663人,专任教师数已达124人。

文化及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农村文化大院878处,图书馆藏书13.5万册。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座,电视差转台和乡镇调频台各19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32座,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出版报纸1种,发行1.5万份。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0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处,医院床位1699张,卫生技术人员2103人,其中:医生870人。一体化卫生室365处,卫生技术人员1787人,其中医生1436人。

体育事业取得很好成绩。2000年,我县获国家级金牌2枚,省级金牌4枚,举办县级运动会7次。在临沂市第二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夺取了少年儿童组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名,普通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九、居民生活和人口

2000年,全县各级在减收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据记帐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2元,增加71元,增长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1元,增加217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5.5平方米,增加4.2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农民拥有电视机104台,摩托车24辆,洗衣机5台,电风扇115台,录音机9台,分别增加3、8、3、9、1台(辆)。

职工队伍较为稳定,工资水平有较大提高。2000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46947人,减少21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33023人,增加1548人。职工工资总额32661.8万元,增长10.7%;年人均工资为6820元,增长10.8%。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2000年,全县出生人口11942人,出生率10.70‰;死亡人口7233人,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4.22‰,降低0.62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1116516人,增加589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17723人,占总人口的19.5%,提高4.64个百分点。

注:本公报所列总值指标均以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