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天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9 台州市天台县统计局

七、金融、财政和保险

2007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84亿元,增长14.5%。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性贷款22.36亿元,增长23.9%,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基建贷款5.3亿元,增长18.6%,工业贷款9.34亿元,增长35.0%,农业贷款9.82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存贷比88.5%,比2006年年末提高5.0个百分点。

2007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0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6亿元,增长21.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达到32.5%和25.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全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专项1项,省级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内科技合作与成果引进项目1项,省级知识产权转化专项1项,省级新产品10项;年末有省级研发中心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65件,专利授权量179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小学学校数79所,小学在校生3.62万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中学学校数30所,在校生2.85万人;初中入学率99.7%;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97.2%,比2006学年提高2.0个百分点。职业高中学校数6所,在校生0.84万人;年末专任教师4515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有195家基层文化俱乐部,500多支文化活动队伍;文化三下乡完成送电影2600场、演出44场、送图书22291册到农村。通过开展文化普查活动,重新整理出我县民族民间艺术资源240个项目;“济公传说”、“干漆夹技艺”、“寒山拾得传说”、“台州玻璃雕刻技艺”等四个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道教音乐《和》荣获省第四届“香溢杯”民间器乐比赛一等奖。

广播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广播节目1套,全年共播出公共节目时间7061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1301小时;县级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共播出公共节目时间4004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593小时;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239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9201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2670户;有线电视行政村通村率79.1%。全年有5条电视新闻和48条广播新闻被中央台采用。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64个,医院、卫生院数18个,卫生技术人员1799人,其中,医生(师)849人,注册护士498人;年末实有床位1089张。农村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参加2008年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11013人,比参保2007年度增长3.3%。

竞技体育协调发展。2007年,在全县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运动健儿的顽强拼搏下,勇夺省比赛金牌21枚、银牌20枚、铜牌25枚,市比赛金牌59枚、银牌24枚、铜牌14枚。同时积极备战2008年市运会和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训练力度,积极引进优秀教练员,特别是注重对中青年教练的引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以争创省级体育强县为抓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城乡体育全面发展,成功举办“天台县2007年春节体育健身系列活动”与“乌药精杯”足球联赛;开展了全县农村体育设施普查活动,承办了全县农民趣味运动会与美式黑8台球争霸赛。

十、环境保护

认真实施县委县府“生态名县”战略,加大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省级生态县建设通过省政府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同时也是全市首个通过“811”环境污染整治的县市。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实施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减排工作实现双消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消减率达49.4%,消减率全市第一,二氧化硫消减率为11.2%。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谐生态村创建活动,初步建立了县、镇(乡)、村三级规划体系。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7098万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651万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烟尘控制区103.0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1.76平方公里。

十一、行政区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年末,全县土地面积142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597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全县总户数194093户,户籍总人口565029人,其中男性296119人,女性268910人,性别比为110.1∶100。全年出生人口6645人,出生率11.78‰;死亡人口3362人,死亡率5.96‰;人口自然增长率5.82‰。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险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35214人(不含私营),比2006年增长9.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县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40216人,增长9.8%,离退休人员参保5609人,下降11.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4387人,增长21.9%;参加医疗保险32038人,增长20.9%。

社会救济正常开展。2007年,县慈善总会实际得到各界捐款980万元,合计救助支出412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8倍和95.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53元,增长1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220元,增长11.7%。人均消费支出8623元,恩格尔系数35.8%。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32897元,增长6.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9.8亿元,增长1.3%。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国有收养性单位1个,床位60张,收养42人;乡镇及街道办收养性单位15个,床位720张,收养339人;社会办收养性单位4个,床位315张,收养200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2007年末,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404人,其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350人、6054人;全年投入保障资金570万元,增长24.5%。

备注:

1、天台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2、人均生产总值按平均户籍人口计算。

3、城乡居民以及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不考虑物价因素。

4、除非特别说明,增长数均以2006年为基数。

5、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部分为年度快报数据,如与年报数据有出入,以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