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三门县统计局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全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3个。健跳大桥建成通车,岭枫公路工程已完成整个概算投资的51.8%,第二高级中学校舍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 通 和 邮 电 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县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18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4344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公路运输23038万吨公里,增长5.3%,水上运输20406万吨公里,增长26.3%。全年旅客周转量为48012万人公里,比上年减少5.8%,其中公路47875万人公里,减少5.9%,水上运输137万人公里,增长47.3%。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万吨。

2001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8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2266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57727户,比上年末增长27.0%。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51268户,比上年末增长82.2%。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1.4部/百人提高到14.4部/百人;年末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2.8部,比上年末增加5.3部。年末全县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3765户,比上年末增长166.3%。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发展良好。2001年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89万元,比去年增长11.4%。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7368万元,增长12.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0121万元,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177万元,增长5.0%;餐饮业零售额7926万元,增长37.7%;制造业零售额7076万元,增长13.7%;其他行业零售额6310万元,增长21.2%。在各种经济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达41340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9%。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继续扩大,全年商品成交额44286万元,增长12.2%。

外贸出口增势强劲。2001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出****货值59899万元,比上年增长42.2%。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4家,年末全县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22家。据海关统计,全县自营出口额1376万美元,增长115%,其中三资企业自营出口额843万元,增长80.9%。

旅游业步上轨道,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完成蛇蟠岛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建立县旅游招商项目库,7个旅游项目签订开发协议。

七、金  融  和  保  险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信贷规模继续快速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668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6605万元,增长2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452万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803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2.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4277万元,减少8.5%;中长期贷款余额38122万元,增长421.2%。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单位82户,家庭2330户,责任险635户,机动车辆险7821户,人身险承保人数168624人。全年承保额77.8亿元,保费收入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47.1%;支付已决赔款及给付1395万元,增长74.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2001年全县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8%。开展科研项目77项,其中省立项项目15项,省级星火项目2项,市级星火项目2项。省级新产品签定15只,申报专利15件,上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上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2001年,我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抽查了210家生产企业的256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0.0%;66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制定了2个农业标准;计量标准器具及配套设备合格率达100%;申请到商品条码企业5家;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1家,市级名牌产品的企业4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7%,比上年略有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65.0%,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高中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有普通高中7所,招生数2572人,在校生数590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666人和853人。成人教育取得新成绩。2001年,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409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9%;成人高校报考551人,录取256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达1231人次,报考率首次超过千分之三,自学考试毕业生达112人,创历史之最。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园在园幼儿4802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由上年的39.4%提高到41.4%;特殊教育在校生137人。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84.8%、61.3%和53.2%,分别比上年提高0.5、0.1和10.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获专科学历,初中教师获本科学历比例分别达到7.4%和9.9%,分别比上年提高3.1和0.8个百分点。全县有3人获省“春蚕奖”,7人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56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

九、文  体  和  卫  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元宵灯会和《世纪同乐》大型广场晚会;我县创作、表演的许多作品和节目,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和展览中获奖,其中散文《走进坪阳岗》获全国比赛一等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海游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县有129所学校推行《达标》,达标学生45579人,达标率为99.4%。全年获得省级比赛金牌1枚;获得市级比赛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12枚。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自办广播节目日平均播音时间近2.8小时,自办电视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1.8小时。年末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和90.0%,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度达到871公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51个,医疗床位527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67人,其中医生397人。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4‰以下。全县无偿献血668人次。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有各类卫生院33个,村设置的医疗点160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5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3%,卫生厕所覆盖率52.5%。

十、环   境   保   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