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相对弱化和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等诸多困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解放出来”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主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2001年,我县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势强劲,金融平稳运行,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据统计,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4.0%。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5∶38∶27调整为33∶39∶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218元,比上年增长11.9%。 二、农 业 2001年,我县以全省取消粮食定购、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为契机,紧扣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2%。 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得到广泛推广,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减。200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7%,粮食总产量10.1万吨,比上年减少9.3%。非粮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园区已渐成雏形。蔬菜、水果、油料的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3.5%、8.4%和2.2%。粮食和非粮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71∶29调整为68∶32。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80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2万公顷,其中当年新封面积2136公顷。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全年肉类总产量7941吨,比上年减少1.9%,禽蛋产量3323吨,增长46.9%。全年出栏生猪7.37万头,减少3.2%。年末生猪存栏7.44万头,增长1.9%,家禽年末存栏60.1万只。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养殖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水产品总量达16万吨,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3.5万吨,增长24.8%,淡水养殖产量0.8万吨,增长25.1%。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4.1万亩,增长18.2%。养殖结构继续调整,黄鱼、文蛤等名特优产品产量提高较快,在海水养殖产量中,鱼类430吨,增长29.1%,蛤类15285吨,增长200.8%,青蟹8206吨,增长73.9%,对虾2876吨,增长57.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放劳动积累工583万工日,完成土石方495万立方米;完成省列的蛇蟠三期、沙柳旗门塘标准海塘扫尾工作;建成县列蛇蟠红岩外塘、晏站门前塘、大周外塘、芝岙塘等合计6.5公里标准海塘;完成屋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座,出海水闸维修改造33座,新建改建出海闸5座;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5万亩。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471吨,减少11.8%。全年通过土地整理开发,新增有效耕地1920亩。 三、工 业 和 建 筑 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1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9.8%。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新进展,传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工业集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所突破,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2001年我县加快落实工业集聚战略,工业园区建设有了实质性启动。占地4000亩的枫坑塘工业园区被列为省100家重点特色工业园区,控制性规模通过评审,水利基础设施动工兴建;健跳下沙塘特色工业园区、高枧金刀洋开发区、六敖农产品加工园区、沙柳扶贫工业小区和亭旁工业小区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全县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4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44.6%。全县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在各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实现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2%、18.0%和73.8%。全县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实现利税16726万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利润9149万元,增长48.5%。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0.9分,比上年提高7.9分,列全市第三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4.72%和6.51%,分别比上年提高1.14和1.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略有减慢。 建筑业持续发展。2001年全县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297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县15家资质四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65129万元,比上年增长85.7%;实现利税4113万元,增长78.2%;全员劳动生产率76622元/人,提高47.2%。施工房屋面积78.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7.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优良率44.2%。 四、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1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28330万元,增长33.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等单位投资29673万元,增长20.4%;集体经济投资25107万元,增长81.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6610万元,增长12.2%。在国有等单位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3846万元,比上年增长62.6%;更新改造投资5827万元,减少41.5%。全年施工项目371个,其中更新改造项目322个。新开工项目195个,竣工项目24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6.3%。 2001年,全县国有单位建成投产项目32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23个,更新改造项目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96.8%。全县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主要项目有:甬台温高速公路三门段、第一期电力农网改造、三门中学教学楼、县人民法院综合楼、县工商局办公大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