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丰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6 徐州市丰县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围绕“工业项目年”,坚持把加快发展工业作为“第一方略”,不断提高二产对GDP的贡献率,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农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67亿元,增长30.4%,增速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0.08亿元,增长58.0%;实现利润0.30亿元,增长57.4%;实现利税0.83亿元,增长53.9%;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达96.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9598万度,增长27.3%。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民营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亿元;开工建设2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4个,115个已竣工。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鑫源生物质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徐州润丰焦化冶炼有限公司,以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徐州鹏裕食品公司等48个项目顺利投产。徐州东大钢结构建筑公司被评为省百家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私营个体工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木业、铸造、果蔬加工等成为私营个体工业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建筑工程产值26.2亿元。全年建筑企业施工工程建筑面积345.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0.5万平方米。县内外承接工程的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45%以上。全县建筑施工企业积极开拓建筑业市场,在稳固老阵地的同时,积极向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军。外出施工人数达到4.3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县积极改善投资结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投资,拉动了投资的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7.28亿元,增长25.3%;农村投资17.48亿元,增长53.1%。在总投资中,私营个体投资6.54亿元,增长89.2%。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借助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安德利果蔬汁、鑫源热电等一批骨干项目和一批骨干企业已建成投产。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县运输业完成货运周转量4.52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4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7.3%和28.2%。年末个体运输业拥有载重汽车1374辆,比上年增加5辆。个体客运车辆达到514辆,其中中型客车104辆。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90公里。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7亿元,增长16.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1.17万门,新增3.17万门,增长17.6%。年末电话机用户总数16.72万户,增长34.4%。其中:市话4.70万户、农话12.02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9.1%、32.7%。私人住宅电话快速增长,年末全县拥有私人住宅电话15.99万部,增长45.9%,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49.2部,比上年增加15.5部。移动电话用户5.6万部,新增1.5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不含上网卡)2671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25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2.4%。

市场建设稳步发展。木业商城三期工程、苏北羊市、梁寨边贸市场、小灵通通讯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总投资2.98亿元、占地323亩、总建筑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的中阳商城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苏鲁豫皖毗邻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全年市场贸易成交额21.34亿元,比上年下降8.0%。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出口,出口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结构更趋合理。全年自营出口637万美元,增长77.4%;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家,协议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增长108.3%,实际利用外资2129万美元,增长40.3%;新签外经合同1440万美元,增长54.0%;实际营业额2918万美元,增长72.1%;新外派劳务人数510人,增长66.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地方性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17.9%,上划中央收入0.56亿元,增长30.3%。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11.3%,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建设支出0.12亿元,增长31.9%;农林水支出0.23亿元,增长149.2%;教育、科技支出0.99亿元,下降1.0%;抚恤和社会救济费、社会保障支出为0.20亿元、0.18亿元,分别增长42.9%、50.0%;卫生经费0.12亿元,增长20.0%。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99亿元,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19.64亿元,增长5.3%。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20.64亿元,现金支出123.76亿元,货币净投放3.1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64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保险机构2个,保险代办处6个,承保额达77.02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额7.11亿元,人身险承保额69.91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各类保费收入8440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8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454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年末累计保险赔付总额109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645万元,人身险赔付44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45.9%。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规划及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编制完成了《丰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丰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徐州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核心区的规划。城管、公安、工商、卫生防疫等单位联合执法,对城区夜市摊点进行划行归市,规范其经营行为,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城区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运用BOT运作方式,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近50%。铺设了城区四号沟暗涵和五号沟排污管道,进一步提高了城区防洪排涝的能力。投资4700万元的丰徐南线改建工程现已竣工。2300万元工程量的城网改造工程已经结束。城区燃气管道工程已初具正常的通气条件。

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年末城镇居民液化气普及率达到77.3%,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74万立方米,城区出租运营客车190辆。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76.8公顷,园林绿地289.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38.6公顷。城区防洪保安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开工建设了中阳商城、政法小区、中阳嘉园、荟苑二期等商贸中心和居民小区,拆迁面积1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面积近50万平方米。对开发区、解放东路延伸段、木业商城进行了绿化,城区新增绿地11.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