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3 徐州市贾汪区统计局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2005年,全区财政收入4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236万元,增长30.5%。实现财政支出31444万元,增长26.6%。其中:基建挖潜改造支出3113万元,增长110.6%;农林水气支出2609万元,增长399.8%;科教文卫事业费12483万元,增长27.4%。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保险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50亿元,比年初增长1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50亿元,比年初增长13.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22亿元,比年初增长3.2%。其中:短期贷款14.91亿元,比年初增长2.4%;中长期贷款11.31亿元,比年初增长4.2%。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流量持续放大。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49.46亿元,现金支出151.0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8.9%;现金净投放1.61亿元,比上年少投放3.58亿元。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承保金额86.58亿元,增长69.6%;实现保费收入1.10亿元,增长20.2%;已决赔款及给付1858万元,增长18.3%。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稳步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05亿元,增长20.3%。第一产业投资0.59亿元,增长119.6%;第二产业投资39.01亿元,增长3.3%。其中:工业38.2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投资5.45亿元,增长53.1%。总计中:民间投资35.04亿元。年内,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7.83亿元,下降15.1%。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2005年,全区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强盛煤气、东方热电、金虹钢铁、福林钢铁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已建成投产。由中电投、省国信、省电力和徐矿等几家董事单位投资54亿元——江苏阚山电厂发电有限公司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一期累计完成投资6.21亿元,主体工程年底已完成零米以下作业;总投资16亿元徐矿华美水泥熟料一期5000T/D干法旋窑环保生产线已落户青山泉镇,厂区通平土建工程已经开工;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积极做好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区拥有科学技术人员8417人,比上年增加407人。其中:高中级2780人。

2005年,全区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3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1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项。年内,爆破法纸浆生产高强瓦楞纸、综合利用废弃资源生产有机中维元素肥料及紫灵芝系列产品技术开发等三项星火计划项目和无公害甘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通过专题验收;纳米ß-SIC晶须颗粒制备、新型杨木混凝土模板和DJJ127YH矿用隔爆型节能荧光灯具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徐州市长青定向结构板有限公司通过市级星火龙头企业认定等。

年内,国家专利受理86件,授权16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家,年末全区拥有民营科技企业45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民营科技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拥有各类学校123所;在校学生83848人;毕业生25184人;拥有教职工4987人。其中:专任教师4219人。百名中、小学生分别拥有专任教师4.8人和6.0人。200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全区教育事业费财政支10367万元,比上年增加2055万元,增长24.7%。年内,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和学校危房改造、布局调整、职教资源整合、优秀师资引进等,职业中学和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组建了区职业教育中心。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年末,全社会卫生系统拥有卫生机构20个(不含诊所等)。其中:综合医院10家,卫生院7家,妇幼保健院所1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年末,实有病标准床位1256张,病床使用率76.0%;拥有卫技人员1428人。其中:执业医师268人;注册护士496人;药剂人员118人。年内,医疗机构诊疗60.23万人次。其中:急诊5.19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9919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3.09天/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80%,全区医疗综合救治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年内,积极开展高致病禽流感疫情防控;建立健全结核诊疗和防治体系;严禁非法终止妊娠、严禁超范围使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及终止妊娠药品市场自由流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程稳步推进。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渐趋活跃。金秋和畅。11月8日,我区首家社区群众性艺术团——老矿广场社区艺术团成立,下设四个队——鼓乐舞蹈队、合唱队、晨练队和戏剧乐器对,共发展团员150余人;11月26日,徐州大洞山书画院揭牌成立;区第三次千人评议机关活动,区直党群、执法管理和其他服务共98家单位参加了分类评议。年内,我区扫盲工作通过了市级专项检查验收。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成功举办“人民医院杯”元旦健身长跑活动;在05年江苏省县级运动会上,取得三金四银;积极组队参加全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太极拳剑、腰鼓、木兰拳(械)、“庆七一”健身操等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在全市中小学比赛中,还获得足球赛中学组第三名、篮球赛中学组第二名、摔跤比赛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05全国孙式武学观摩赛上,我区选手刘世忠喜夺行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及器械四项一等奖。全民健身路径各街道、乡镇覆盖率达到100%;争取省级“体育阳光工程”项目和全民健身工程一个等。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稳步推进。

三、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

城市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供水管道85公里,其中:主干道管道(口径300mm以上)15公里。水厂综合生产能力0.62万吨/日,年供水总量207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50万吨。城市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30吨,其中:家庭生活用量292吨。城市道路实际清扫面积73.94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6.01万吨;保洁队72人,其中:正式职工31人。

2005年,城市绿化投入资金1700万元,栽植各类树木200多万棵。城市绿化面积0.94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2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新城区建成规划面积65公顷,道路、水系等主框架已拉开;文化名园、中信广场、和兴小区等住宅施工面积6.80万平方米,本年累计完成投资3584万元。桃花潭城市花苑、汉俯街、康乐园、天宸大厦等一批重点工程前期施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