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大。年内,全区64家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990万吨;SO2去除量2.27万吨,工业粉尘去除量31.7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04.93万吨。本年施工污染治理项目24个,施工项目完成投资额14552万元。其中:竣工项目23个。新增设计处理能力治理废水1170吨/日,废气25.44万标立方米/时,固体废物50吨/日。年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省级节水示范项目——“江苏省建平造纸厂尾水再利用工程”通过验收,减少污水排放150万吨;总投资4800万元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下同)总人口484669人,下降0.2%。其中:非农业人口209983人,增长5.8%。全年新出生人口4493人;死亡人口1338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00。年内,省内外迁入人口1882人,迁出省内外人口2967人。2005年1%人口调查显示:年内,全区人口出生率为9.52‰,死亡率为5.14‰,自然增长率为4.38‰。 就业 2005年,全区新安排就业3523人,安排下岗职工28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年末,劳务输出人员57024人。其中:省内苏南地区20405人;省外20459人。外来就业人数12977人。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24548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4519人。 收入和支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0元,增长10.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889元,增长2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05元,增长11.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50亿元,人均储蓄存款6287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3.2%和13.7%。年内,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7.79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267.52元;交通和通信支出289.10元;医疗保健支出302.5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25%。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区抚恤和救济福利费支出558万元。其中:抚恤事业费27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122万元。年末,社会办敬老院、福利院30个,床位数392张,收养345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028人。其中:已保人数9702人。年内,为16岁以下孤儿和9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生活救助金;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每人每月100元。参加养老保险13791人,医疗保险16494人,失业保险13791人。基本形成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金4778万元。 2005年,全区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同工同酬”目标。年内,区财政兑换206国道集资款200万元;供销社社员股金228万元;海螺征地、人武训练基地、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占地补偿款743万元;全区降免农业税19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减负58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继续深入开展“平安贾汪”创建工作,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省“安全县(市)区”称号,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3.5%。年内,全区共破获案件1857件,八类案件破获率达90.0%;共抓获各类违法分子3726人;摧毁犯罪团伙39个,缴获赃款、赃物710余万元。刑事案件收案209件/人,结案207件/人;民事纠纷结案1689件,合同类结案882件,婚姻家庭类结案433件。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