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总体平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72亿元,增长7.2%。第一产业投资1.49亿元,第二产业投资58.13亿元;其中:工业57.4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09亿元,分别增长49.4%、1.7%、2.1%和41.3%。年末,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9.22亿元。 大项目带动战略稳步推进。2008年6月13日,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300兆瓦循环硫化床机组工程项目已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并于6月27日举行全面开工典礼;中联水泥二期带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综合工程项目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恩华药业公司国际原料药出口基地项目签订入园协议。年内,徐矿电厂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等8个重点工业项目工程和徐贾快速通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市2009年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达92.47亿元。 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2008年,全区七家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投资3.56亿元,比上年增长72.7%;房地产业实现税收收入2341万元,增长42.7%。年内,江苏永业、徐州正大、禹航置业、彭杰房产、怡嘉置业、传世基业等七家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面积58.3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8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10亿元。传世基业、东方宜家花园投入使用,永业嘉园、华宸大厦基本完工,汉都华庭、同旺家园、桃源世家二期顺利实施,新增商住面积50万平方米。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年内,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农民公寓和连体别墅1000余户;大吴润天﹒吴都星城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翡翠园二期工程建筑面积9.10万平方米,年内主体工程已分别封顶竣工。 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区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完成9.50亿元,增长15.8%;占GDP比重10.2%。年末,公交系统实有营运车辆59辆,拥有24路、25路、26路、27路、28路、40路和贾1等七条公交营运线路;公路营业里程175.9公里,行驶里程600万公里。全年客运量61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9万人次。 年内,辖区公路线路总里程874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6公里,内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54.97万吨。南水北调工程解台泵站通过工程验收并投入调试运行,项目总投资18785万元,采用闸站合建,设计流量125立方米每秒;京沪高速铁路贾汪段全长17.8公里,工程征地、拆迁和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徐贾快速通道建设工程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工程设计全长18公里,宽40米,概算投资3.80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实现徐州市主城区、经济开发区、贾汪区无缝对接。年内,203县道农村公路新建工程主体工程竣工,成为我区自实施撤渡建桥工程以来首建的第一条跨河农村公路惠民项目;S252大桥及引线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贾汪段勘测定界和附着物清点工作顺利进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区邮电局(所)14处,邮路总里程1240公里。邮电业务总收入5184万元,比上年增长4.0%;发送函件23.77万件,包裹1.14万件;特快专递3.23万件,增加0.87万件,增长36.9%;订销报刊341.59万份,增长31.1%。年末,全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1.80万门,电话机拥有量10.72万部(含小灵通),城乡住宅电话(主线)7.70万户;电信、铁通宽带合计1.40万部,比年初增长55.6%。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0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2亿元,增长24.9%。其中:批发零售业20.79亿元,住宿餐饮业2.70亿元,分别增长25.2%和21.3%。年内,区石油公司销售额突破亿元,达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彭鲁建材装饰城开工建设;贾汪上海华联超市加盟店和徐州华旭家具有限公司等15家“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首批试点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维权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外向型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16.8万美元,增长23.4%。其中:自营出口2500万美元,增长26.1%。协议注册外资7121万美元,增长67.8%;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700万美元,下降12.4%。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同额2730万美元、营业额2681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7.0%和26.5%。年内,日本和服加工、新加坡建筑工程、阿联酋建筑工程和中国援科特迪瓦议员之家项目年累计新派1155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职能逐步增强。2008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82409万元,比上年增加12401万元,增长17.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000万元,增长15.4%。完成财政支出72450万元,比上年增加16169万元,增长28.7%。 年内,完成政府采购5308万元,节约资金779万元,节约率13.4%;各项涉农补贴、村级经费,涉及9万多户,32万人次,连续5年涉农补贴发放工作零上访、零投诉、零纠纷。公共财政建设和财政监管立体化进一步增强。 表3: 全区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财政总收入 82409 17.7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41000 15.4 地方预算支出合计 72450 28.7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13152 25.1 教育 21378 17.3 社会保障与就业 3958 53.9 医疗卫生 3811 89.1 城乡社区事务 3599 13.1 农林水事务 10746 45.2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41亿元,比年初增加11.33亿元,增长2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2.37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9.20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2.9%和38.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62亿元,比年初增长20.0%。其中:短期贷款32.76亿元,比年初增长20.1%;中长期贷款3.85亿元,比年初增长19.2%。现金流量持续放大,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94.16亿元,现金支出201.39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7.5%和6.1%;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7.2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78亿元。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承保金额91.10亿元,增长52.6%;实现保费收入1.75亿元,增长22.5%。年内,已决赔款及给付2365万元,增长40.5%。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区拥有科学技术人员9764人。其中:高中级3975人。 全区拥有民营科技企业54家,受理国家专利298件;科学技术支出552万元。年内,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计划5项。其中:矿用液动风机YDF5-24/2.6A纳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都市近郊平原矿区转型农业综合产业示范项目纳入国家星火计划,ANKZ107一体式汽车整流桥、MD-1022型多效应治疗仪、诺特化工特异性功能磁流体MG、建平化工三氯氧磷等通过省高新技术产品立项。年内,成功注册商标“常健”和“紫健”牌,其中“常健”牌系列茄果类蔬菜被认证为省级名牌农产品;华旭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香柏年”牌松木家具通过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评审,被认定为“2008年江苏省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区工业产品省名牌“零”的突破。深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等集中宣传活动,质量兴区进程积极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