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213.2亿元,比年初增长24.5%,比年初增加额同比增长47.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9.0亿元,比年初增长41.8%;农业存款余额22.5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22.5亿元,增长15.6%。各项贷款余额为769.6亿元,比年初增长27.2%,比年初增加额同比增长103.0%。短期贷款余额410.6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为159.4亿元,增长15.5%;工业贷款余额为111.5亿元,增长6.3%;商业贷款余额为36.6亿元,增长35.4%;私营及个体贷款余额11.9亿元,增长137.5%;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6亿元,增长7.6%。中长期贷款余额302.5亿元,增长57.1%;其中基建贷款余额108.7亿元,增长38.5%;技改贷款余额9.6亿元,增长28.8%;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1.3亿元,增长74.1%。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28家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财险收入7.8亿元,增长27.3%;人身险收入28.3亿元,增长17.1%。全年赔付额9.1亿元,增长7.7%。其中,财险赔付3.8亿元,增长8.0%;人身险赔付5.3亿元,增长7.5%。 九、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获科学技术奖154 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0项,市级100项;国家“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全市共申请国内专利5316件,比上年增长4.6%;全市国内专利授权1397件,增长27.4%。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2项,增加17项,合同金额5609万元,增长58.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5.1亿元,增长24.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0.9%,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全市7所普通高校共招生2.7万人,在校生9.3万人,专任教师5027人;27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0万人,在校生6.6万人,专任教师2733人;178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9万人,专任教师2.0万人;675所小学在校学生37.9万人,专任教师2.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升学率96.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档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已建成综合文化站79个;已建各类农家书屋1126家;组织举办了泰城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泰安市第八届器乐大赛”、“庆‘六一’少年儿童文艺晚会”、军民联欢文艺晚会、第七届“全民读书月”、“庆七一”广场文艺晚会、迎全运广场文艺演出等30余项文化活动;为庆祝建国60周年,安排演出周活动80余场(次);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567个,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7个;全市3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演出370场。10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88.6万卷,本年利用档案1.8万卷次。6套广播电台自办节目制作时间 15651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0%,制作广播剧15部;6套电视台自办节目制作时间11177小时,全年电视播出时间35253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有线电视入户率32.7%。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市拥有卫生机构768所(不含计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含门诊部所,下同),其中医院7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 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卫生院7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9355张,卫生技术人员23455人,其中,执业医师7859人,执业助理医师1697人,注册护士857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9年,圆满完成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各项承办工作,被十一运组委会评为“优秀赛区”,22名泰安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比赛,共获得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2枚。成功举行第23届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第14届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暨国际邀请赛。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家,单项国家级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家,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4家。全市体彩开机站点达到268个,实现总销量22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环山路全线通车,共铺筑路面68万平方米,修建大、小桥涵31座,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建成了20万平方米的石腊河水面景观;泮河城市风光、京沪高铁泰安站新区等工程逐步展开;长城路综合开发工程完成60万平方米;大汶河、两轴等“创城”项目全面铺开,城市发展框架拉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开展“12路1湖”绿化整治工程,“7路1桥”墙面粉饰工程和“9路1河”的灯光亮化工程,先后对35条路街进行整治。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泰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用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9.5%。截至年末,泰城拥有公交标准运营车辆814标台,实有出租车1292辆。 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新建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1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建廉租住房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扎实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泰城有17个村居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额23.2亿元,开工231.6万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力度加大。2009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2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793.2千瓦时,分别比2008年降低3.3%和12.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9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3.6立方米,分别比2008年降低14.4%和6.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7%,提高0.3个百分点。 建筑领域节能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全市关停、改造粘土砖厂32家,新型墙材在城镇规划“禁实”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100%,新开工项目全部按节能新标准设计施工,全年使用新型墙材10亿标块,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205万平方米。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取得新成绩。加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处置闲置土地3893亩。整理复垦土地面积11.5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7万亩,实现了占补平衡。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优良的天数208天,增加6天;COD减排项目16个,削减COD排放量4800.9吨;SO2减排项目12个,削减SO2排放量19491.1吨。东平湖水质持续改善,湖心COD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为22.9 mg/L、0.28mg/L,较上年改善5.8%和12.5%,已满足南水北调水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