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集中精力推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产学研结合推进工业强县、农业产业化和城乡规划改造“四件大事”,突出抓好33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进一步膨胀。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68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698 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8184万元,增长29.7%;第三产业增加值56999万元,增长15.8%。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不包括农村种、养专业户)达3606户,注册资金7448万元,从业人员717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4%、55.7%、31.8%;私营企业达405家,注册资金33218万元,从业人员5981人,分别增长60.7%、118.1%、 62.3%。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本着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稳步实施了县乡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三定”、竞争上岗等工作顺利完成,分流人员330名,228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加快推进政府提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确定保留185项,取消304 项,精减幅度为62.4%。农村税费改革圆满成功,人均减负36元,减负率达33.9%,实现了“三个确保”的目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功能显著增强。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狠抓项目推进,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引进投产(营业)项目322个,注册在建项目4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4.49亿元。 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以培育出口载体为突破口,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外经外贸增长较快。合同利用外资103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016万美元。全年完成出口创汇710万美元,组织劳务输出116人。获取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9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工业规模小、骨干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对外开放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不高;财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就业载体少,渠道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 二、 农 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在产业调新、规模调大、品种调优上大做文章,农村和农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64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农业总产值29784万元,下降17.1%;林业总产值1517万元,增长 32.6%;畜牧业总产值21760万元,增长19.9%;渔业总产值38603万元,增长18.7%。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32.5:1.7: 23.7:42.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种植面积调整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减收,经济作物有升有降。全年粮食产量110296吨,比上年下降21.2%。其中夏粮产量54227 吨,下降20.2%;秋粮产量56069吨,下降22.2%;棉花产量6529吨,增长21.5%;油料产量1884吨,下降36.2%;蔬菜产量 100318吨,下降8.2%;水果产量5697吨,增长21.1%。 林业发展平稳。全年造林面积1750公顷,育苗面积146公顷,四旁植树40万株,栽植灌木60万墩,幼林抚育面积800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60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1.7%。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据抽样调查,年末生猪存栏7.1万头,比上年增长14.5%;大牲畜存栏6.0万头,增长1.7%;羊存栏18.6万只,增长 17.7%;家禽存养量339.7万只,增长5.1%。全年生猪出栏7.4万头,增长21.3%;牛出栏1.7万头,增长6.2%;羊出栏17.6万只,增长18.9%;家禽出栏331.8万只,增长13.1%。全年肉类总产量14748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猪肉产量5529吨,增长 20.3%; 牛羊肉产量4227吨,增长10.1%;禽肉产量3982吨,增长1.3%;禽蛋产量20214吨,增长22.9%。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继续坚持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生产并举,捕捞与养殖并重的方针,海洋捕捞能力明显提高,水产养殖规模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68700 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海水产品51100吨,增长4.5%;淡水产品17600吨,增长10.0%。水产养殖面积29500公顷,比上年增长 1.1%。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500公顷,增长1.7%;淡水养殖面积10000公顷,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32.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5.5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 12083台,联合收获机87台,农用汽车708辆。年末机耕地面积39.01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40千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056 吨。农村用电量2503.5万千瓦时。年末,通电的农户数达到5.19万户,通汽车村庄321个,通电话村庄332个,自来水收益村309个。 精心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日本政府贷款项目,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日本政府贷款项目是建国以来我省最大的农业利用外资项目,也是我国第四批利用日本政府贷款项目中唯一的农业项目。两年来,我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先后完成了永镇水库衬砌增容、五七渠首引黄闸建设、五七灌区节水灌溉、十八户干渠改造、小岛河和三排沟疏浚、万亩河蟹园、万亩蜜桃园等重点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目前,胜利水库扩建、同兴分干延伸、南展灌排闸等工程也已竣工投产,我县的引黄、输水、蓄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受制于水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继续实施“全县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工作方针,深化产学研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壮大扶小,精心组织,开拓市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