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绍兴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9 绍兴市绍兴县统计局

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年末,全县已有上市公司10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6家。当年新增上市公司一家,“三力士”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78亿;增发股票1只,“浙江玻璃”公开配售6416.6万新H股,总募集额为3.88亿港元。全县当年完成股改重组7家,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达30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省农业科技企业10家。全年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14只、省高新技术产品24只、省级新产品110只。全面启动“国家火炬计划绍兴县纺织装备特色产业设计与制造基地”的创建工作并通过国家科技部答辩。企业科研攻关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745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9027人。全年列入各级科技计划15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56项,国家863计划实现项目零的突破,实现1项;列入省级科技计划50项。全年专利申请5643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实用新型专利214件;共获授权专利3336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139件。

品牌创建获得有效突破。制定实施了《绍兴县2008-2012年名牌产品培育、发展五年规划》。新增浙江名牌产品10只。绍兴名牌产品55只;中国驰名商标12件, 省著名商标10件,市著名商标33件。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4只,浙江名牌产品41只,绍兴名牌产品156只;中国驰名商标36件,省著名商标98件,市著名商标213件。

标准化建设持续发展。全年共参与上级各类标准制订并发布76只,其中国家标准23只,行业标准48只,省地方标准5只。累计已发布145只,其中国际标准5只、国家标准69只、行业标准59只、省地方标准12只。全年共有5家企业承办了6次全国各类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浙江省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浙江省纺织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我县。

“学有所教”扎实推进。年末拥有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5.30万人,专任教师3247人;小学103所,在校学生6.25万人,专任教师2748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1.33万人,专任教师493人。其中各类民工子女学校14 所,中小学外来民工子女在校学生2.45万人。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教育网点布局优化,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撤并22所完小,投资新建福全镇中心小学,齐贤镇中心幼儿园、夏履镇中心幼儿园,创办鲁迅中学柯桥校区。年末累计创建省标准化学校105所,创建率达到82%,15个镇街成为市级教育基本现代化镇街,创建率居全市之首。稳步推进“优质轻负”教育,实施“薄弱学校”提质工程,力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88个,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入学率分别为99.7%、100%和9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全县共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文化站19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个,全年书刊发行量603万册,图书馆藏书量38万册。广泛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绍兴赛区)。举办绍兴莲花落诞辰百年庆典,“越剧天天唱”活动和新编越剧廉政大戏《一钱太守》反响良好。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县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县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面启动蓝天文化影视中心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荣获“中国书法之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示范县称号。

卫生事业谱写新篇章。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实有床位280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801张;卫生技术人员3545人,其中医生1554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9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2人。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后的县中心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运行,县中医院迁址柯桥工作正式启动。村级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67家,其中当年新建26家。积极探索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69家村卫生室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170家村卫生室实行规范化管理。第四轮合作医疗稳步实施,提高中医药门诊补偿比例,取消住院和特殊病种的中药费用补偿限额,提高报销封顶线。第五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为96.6%,提高1.4个百分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有效,全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50/10万,及时处置16起疫情,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疫情,全县常住人口儿童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全力开展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结石筛查等应急工作。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妇女病检查率达到53.0%,全县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爱国卫生工作常抓不懈、卓有成效,100个市级卫生村复查确认已通过市级抽查,创建省、市、县级卫生村(社区)36个。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科教兴卫成绩突出。5项科研项目分获省医药科技创新奖和市科技进步奖,17项科研项目通过各级评审,6个专科分别被评为市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和市农村中医特色专科。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县各镇街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各校基本上拥有300—400米塑胶田径场,全县学校共有室内体育馆15个。竞技体育成绩明显,全年共获国家级金牌5枚、省级金牌19枚、市级金牌101枚。成功举办了县第十届运动会,全面启动县体育中心建设。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以改善水质为核心的新时期治水工程和以提升空气质量为标准的“蓝天行动”,稳步实施污水“进管过标、处理提标”专项行动。城区生活污水收集面由45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收集率达到70%。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6天,其中达到I级、Ⅱ级天数322天,空气优良率88.0%,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十二、城乡建设

柯桥新县城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区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上年59.9%提高到62.0%。柯北新城、柯南新区和“两湖”区域建设齐头并进。县城人气、商气进一步集聚,管理进一步加强。柯北新城楼宇经济初具规模,已建成投运的商务楼入驻率达到80%以上。城中村改造加快实施,依法拆迁14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