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绍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年末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达134家,其中二级资质及以上企业16家,新增1家。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0.99亿元,同比增长23.3%;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465.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其中新开工面积152.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2.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3%。“611”建设计划积极推进。已建成企业总部和商务大厦28幢,落实土地或在建50幢。 五、国内贸易 消费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6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60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速创近十年的新高。其中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市场成交额3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化纤布成交量31.01亿米,比上年增长9.7%;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2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市场提升发展全面推进。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中国轻纺城柯北新市场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升级改造全面加速,先后完成东升路市场三期、老市场和柯北新市场区三期等约23万平方米拆迁工作,全年完成市场建设投资23.8亿元。东升路市场、国际贸易区等招商有序推进,隆市日显成效。“纺博会”成功举办,“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正式发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出口52.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加工贸易出口额4.21亿美元,同比增长57.2%;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增长57.4%。2007年全县纺织品出口额48.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占出口总量的92.2%;非纺产品出口额4.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出口总量的7.8%。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81个,出口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阿联酋5.26亿美元、巴基斯坦3.10亿美元、巴西2.7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0%、39.0%、47.1%。全年有自营出口业绩的企业由上年的1392家增加到1806家。 外资利用稳健增长。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12家,合同利用外资6.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0%。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为5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9%,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5只,同比增加16只,其中光能科技、杰龙玻璃、友润机电、万成金属薄板等大项目科技含量较高。滨海、柯桥两大开发区继续勇挑大梁,保持领头羊角色,全年完成合同外资46048万美元,实到外资22711万美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67.1%和68.5%。 外经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全年新设境外窗口42家,累计批准境外窗口182家,总投资达9584万美元,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31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 七、交通、旅游业 交通事业成绩显著。年末全县道路通车总里程达1543.94公里;道路密度131.18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道以上公路硬化覆盖率达100%;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周转量11099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货运周转量37159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8%。2007年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2亿元,杭甬运河二期基本建成、钱陶公路全线贯通、柯袍线二期全面开工。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了新突破,快速公交、夜公交和镇域公交相继开通。扶持发展公交事业,落实公交事业财政补贴,为全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免费乘车IC卡。统筹发展山区交通,加大对南部山区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启动建设王化岭隧道等重点工程。 旅游事业迅猛发展。稳步推进“南闲”区块开发建设,有力推动旅游经济强县创建。2007年我县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柯岩风景区和大香林乡村休闲旅游区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百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7.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2%,境外游客1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外国人8.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2%。实现旅游总收入39.99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国际旅游收入44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1%。新增旅行社1家,旅行社总数达8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各主要税种均保持较快增长,增值税增长31.8%,个人所得税增幅28.5%,营业税增长23.9%。全年财政支出2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支出分别增长32.3%、32.0%、30.8%和81.2%。民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全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5.7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637.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483.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其中短期贷款383.22亿元,中长期贷款8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26.8%。 上市公司再融资进展良好。年末,全县已有上市公司9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6家。2007年增发股票1只,宝业集团在香港募集资金5.66亿港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和浙江省科技强县复查考核。全年新建县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 31家,其中省级以上9家、市级22家,累计拥有厂办科研机构162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4449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6377人。全年新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15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6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5项。全年专利申请数4049件,获国家授权专利219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全年共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19项,其中34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5家,累计拥有县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6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38家。 创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只,国家免检产品6只,省名牌产品11只,市名牌产品54只;中国驰名商标19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著名商标40件,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4只,国家免检产品25只,浙江名牌产品50只,绍兴名牌产品116只;中国驰名商标24件,省著名商标88件,市著名商标186件。 质量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全年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1只,行业标准1只,累计发布45只和11只;完成省级定期监督检查1382批次,合格率为93.3%,并被评为全省专项整治先进单位;县质量检测所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其中质量检验参数134项、计量参数25项,成为全市获一次性认证领域最广、项目最多、基础设施最好的县级综合性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无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