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10 常州市新北区统计局

教育事业不断加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率先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三增长一提高”验收,全面实行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免收全部学杂费,成功创建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各1所,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2所。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造和装备步伐,吕墅中学教学楼和汤庄桥中学宿舍楼建成投入使用,圩塘中学等2所学校图书馆通过了省一级图书馆的验收,全区三分之一的实验室得到了改造,6所学校的实验室通过了省标准化实验室验收,6所学校被评为市“一级校园网”,3所学校被评为常州市装备先进集体,5所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积极推进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免试就近入学,做到初中无流生;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按市民待遇接受义务教育;通过帮困助学、“两免一补”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全年发放帮困助学金116.45万元,2272名学生得到了帮助,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九、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979人次,转移就业6319人,新增就业岗位11031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4人,完成再就业援助1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累计为1.98万名老年失地农民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群众32.6万人,参保率达99.46%。五大社会救助工程齐头并进,全年共救助城乡困难居民9717人,发放低保资金949.2万元;向834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490.5万元;673名五保对象实现财政供养,五保供养率达100%。1326名群众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发放奖扶金75.63万元。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全年净增14123人,三大保险综合覆盖面积达96.5%,征徼养老保险基金41872万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薛家、孟河卫生院异地新建工程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完成了社区(村)卫生、计生服务站(室)布局规划,创建了10个初级卫生保健示范服务站。爱国卫生运动卓有成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创建省级卫生村3个,创建市级卫生社区2个,成功举办了中国(常州)孟河医学论坛。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启动了“百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了20个区级全民健身点建设;参加省十六届运动会,摘得10.5金,超额完成了任务。精心组织了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创作节目参加江苏省五星工程大赛,作品首次荣获摄影类金奖。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完成了费伯雄故居修复工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中丞第成功移建并通过省文保单位验收。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不断创优,人口持续低速增长,200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2.21万人,常住人口53.10万人,全年出生婴儿2741人,人口出生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0.6‰,计划生育率98.5%,期内综合避孕率98%。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统筹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初步确定了15个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完成了133个村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5%,共组建股份合作社40个,完成先固化、分阶段量化93个,惠及农民28.2万人。在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4大类18项25个量化指标中,除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等个别非核心指标未达标外,其余指标均已达标。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大保险覆盖面、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五大核心指标都已达到或超过小康目标值,一个不含水份的、人民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小康社会成为现实。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2250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09元,比上年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