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平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9 温州市平阳县统计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我县继续加快文化名县建设,进一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县文化健康持续发展,2007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

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实施送戏送书工程和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开展“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图书”送文化下乡(村)活动,共送戏(文艺活动)186场,电影 3758 场,图书1万册。县图书馆今年共接待到馆读者6万人次,外借图书3万册。

实施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工程,扶持农村自办文化,把先进文化“种”到农村。组织举办温州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平阳赛区声乐、器乐选拔赛,并把赛场直接办到农村,邀请市县专家评选声乐、器乐、鼓词、书法、美术、摄影节目,参加温州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声乐、器乐比赛,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 5名的佳绩。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全面推进农村文化繁荣。成功举办南麂特种邮票发行暨平阳旅游文化节、西湾美食文化节、纪念粟裕将军诞辰一百周年、“歌舞颂清风,喜迎十七大”等大型文艺晚会。

提升精品创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影响力。我县自编自演的小品《镜子》、少儿剧《铃铛》代表浙江省报送全国“群星奖”,获得全国“群星奖”入围奖。木偶少儿剧《雁荡狗娃》参加省戏剧节获省十届戏剧节剧目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造型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大奖。

卫生事业进展顺利。年末共有卫生机构数641家,其中医院4家,卫生院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9家,床位数116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329人,其中执业医师902人,执业助理医师732人,注册护士684人。全县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14张,卫生技术人员数 39人,医生数1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共举办了40多次各类较大群众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近百万元,掀起了平阳全民健身运动的新热潮,使全县体育人口快速增长,已超过总人口的40%。成功举办2007年省“羽协杯”羽毛球比赛暨“鳌七小杯”省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和省体育国际标准舞锦标赛。平阳育英体校代表平阳县参加了在山东郓城县举行的2007“水浒杯”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男子散打56公斤级冠军、70公斤级亚军;散打团体总分第六名。成功承办了“金桥杯”浙江省第十六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组队参加了浙江省恒光杯桥牌等级赛和赤峰市“草原之夜”全国桥牌邀请赛。成功举办了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钓能手近200人参赛的国际海钓节和平阳县首届武术节传统武术(套路)比赛。另外,还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上千名老年人参加的启动仪式和健步走活动。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7年我县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和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水头制革基地摘掉省级环境重点“监管区”帽子。水头制革污染被列为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和浙江省严重污染环境九大案件之一,成为全省唯一戴上“国”字号污染帽子的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2007年,全县强势推进水头制革污染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规模削减。水头基地内制革废水排放总量从7.15万吨/日削减到1.7万吨/日以下,削减76%。COD排放量由整治前的17550吨/年减少到849吨/年,削减95.2%;NH3-N排排放量由整治前的2700吨/年减少到125.4吨,削减95.4%。

五大治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2007年水头治污共计投入2个亿,其中大规模削减1.5个亿,五大工程5000万元。氨氮改造工程、铬水分流分治工程、污泥焚烧工程、溪流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电子监控工程建设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以来,鳌江流域中下游水质修复程度明显,监测表明鳌江水体COD已恢复到三、四类水质,NH3-N指标虽还处劣五类,但已从原来超标60下降到超标2-3倍。

生态镇创建成绩喜人。共有11个乡镇申报创建国家、省、市级生态乡镇。南麂镇和梅源乡通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预验收;龙尾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宋桥、郑楼、榆洋、凤巢、梅溪、闹村、晓坑等7个乡镇和全县22个村完成市级生态镇、村创建工作。其中,南雁镇堂基村和山门镇悦来村成为全市著名的生态品牌村。

生态保护成果显著。2007年生态公益林建成面积累计达17.8632万亩,森林蓄积净增量达20.1万立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4%;“青山白化”治理率达92%,生态墓地覆盖率达90.7%;废弃矿山治理率达76.9%;旅游区环境达标率100%;新增千里清水河道整治数51.2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通过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累计数达3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累计数达15万亩;建成1万亩森林食品基地;南麂岛497公顷大黄鱼养殖基地获得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2007年我县实现了COD减排25%以上,实现了SO2减排22.9%以上。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末职工平均工资22079元,提高1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8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6934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县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晓坑、朝阳、维新三个欠发达乡镇于2007年顺利实现脱贫。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

养老保险进一步巩固。2007年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2599家企业,各类参保人员85646人,征收企业养老保险费22436万元,享受企业养老待遇13854人,支付养老金18268万元,基金累计结余20419万元,支撑能力达13.4个月。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506个单位,各类职工18389人,征收养老保险费7052万元,享受养老待遇3370人,支付养老金7752万元,历年基金累计结余3176万元。

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有1136个,共42842人,比去年净增6268人,征收医疗保险费2637万元,支付医疗费用1671万元,历年累计结余5483万元。工伤、失业保险继续推进。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单位共2177家,参保职工67695人,全年新增41743人,征收工伤保险费423万元,支付工伤待遇167万元,基金历年累计结余984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393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1022万元,发放失业金222万元,累计结余2300万元。